中国黑防联盟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1 17:48:06 0

博物馆应该是一座一目了然的图书馆,他给人们带来最大可能的兴奋和思辨。博物馆应该是一个最能代表公众教育的机构。我希望博物馆有效、充满活力、有决定权;最重要的是,博物馆应具有真实可信的知性,应能讲述馆藏艺术品的真相,并坚持不懈地向公众展示不同的品质——好的、更好的、最好的。我还想使大都会博物馆成为一座巨大舞台,世界各地的艺术可以在这里接受检阅,一视同仁,杜绝势利。——托马斯·霍文

1、《观看之外》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展览本身就是遗感的艺术。

阅尽铅华,是否曾有一场展览在你的年华里留下了印记?

《观看之外:十三场博物馆展览的反思与对话》以《观展》栏目为基础,梳理并选取其中对重要展览的评论文章,并引入相关主题的全新展评,新增展评人与策展人、相关学者之间的对话访谈。

“这不是一个文物展,而是一个当代艺术史框架下对古代艺术的新思考,是一次打破美术史与考古学、宗教与艺术、古代与现代界限的展览。”

“这场展览的内容意义不再仅限于知识传播的多少,也延伸到展览之后所留给观众的话题度、批判度与反思度。”

2、《让木乃伊跳舞》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全世界最丰富多彩、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博物馆,其藏品数量之多堪称人类历史之最。

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样——也从未有人像托马斯·霍文那样对它进行管理,进行变革:从“诱捕”重要的捐赠人,到跨越国界偷运古代珍宝;从与世界上最有势力的古董商达成秘密协议,到与对手周旋;从举办“图坦卡蒙王”等大展,到赢得委拉斯开兹的惊世杰作。在担任馆长的10年间,霍文使大都会博物馆从睡梦中惊醒,将其转变成美国最有活力的文化机构。

我要求博物馆的研究员们能努力传达展品自身的精彩,传达它们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代以及创造者们的激情。....对我来说,在博物馆工作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让一件被遗忘、默默无语的展品,找回自己荡气回肠的说服力。

3、《身价四亿的鲨鱼》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从佳士得到苏富比,从安迪·沃荷、村上隆到赫斯特,art = Money,How they made it?

如果你一生不曾读过任何艺术书,建议尝试这本宛如电影情节的艺术收藏传奇。为什么艺术品的价格动辄百万美元天价,一颗镶钻的骷颅头,收藏家个个趋之若鹜?村上隆的大公仔如何创下一亿日币的天价?为何超级精明的纽约投资银行家愿意花1200万美元买一只腐烂中的鲨鱼尸体?是什么样的魔法让帕洛克的滴画《一九四八年,第五号》卖出1.4亿美元的天价?为何一件拴了银链子、扔在墙角、取名《没有人离开过》的皮夹克,能在2007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69万美元的佳绩?所有这些你曾在新闻上听闻,令人匪夷所思的头条话题,都可从本书中得知个中秘辛。

我们的时代面临着一个极大的矛盾:艺术市场正在飞快成长,而视觉文化却在萎缩。抽象观念凌驾于可见的实体之上。艺术家的名字越来越重要,而与它们联系的艺术品则恰恰相反。

4、《心碎博物馆》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爱情已逝,爱的信物犹在。

我们该如何对待过往的恋情,是选择遗忘还是悉心珍藏?

也许,它除了承载一对恋人的感情,还能带给其他人慰藉的力量。2006年,克罗地亚的一对艺术家情侣分手之后,选择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纪念这段恋情,他们发起了一个展览,展示那些恋旧的人不忍丢弃的东西。心碎博物馆由此诞生。

迄今为止,心碎博物馆已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了50场展览,2011年还被授予“欧洲最有创意博物馆奖”。本书收录的200件爱的信物就是其中的部分展品,每件物品都讲述了一个别具个性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我依然记得十多年前那个炎热夏季里的点点滴滴。就在那个夏日,爱渐渐被痛苦所取代。在一栋看似已经一分为二的房子里,我们默不作声地坐在餐桌旁,努力纾解内心的失落。我们沉默着,不得不承认爱已经结束了……瓜分财产或者一怒之下,把曾经属于同一个家的东西砸个稀烂,凡此种种只会把我们曾经亲密无间、千金难买的记忆毁得一干二净。我们还有更好且更富有诗意的解决方案,我们决定创办‘心碎博物馆’。

5、《我在故宫修文物》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

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默默地固守“冷宫”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宫廷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100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副古画揭一两个月;一幅画临摹耗时几年到几十年……他们用自己的一辈子来诠释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牢固信仰。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很多人一般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这么简单。他在修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到里头。——故宫修复专家 屈峰

6、《绘画与眼泪》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绘画作品能够深深吸引我们的想象,但它需要时间慢慢体会,以及对不寻常经历的坦然面对。

我想,大多数人从未在一幅画前哭过,甚至从未产生某种感触至深的情绪,绘画作品让我们悦目,它们予人欢畅,观看后令人愉悦、轻松,而最好的作品更是美不胜收,让人记忆犹新——但这种美仅仅在心中持续片刻,我们即刻离去,欣赏其他作品。

这不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流泪的手册,没有任何方式能引导你在绘画面前产生强烈的感受,更别说哭泣。但我想尽量寻求人们为画而哭的原因。我不认为任何作品都能催人泪下,也不主张拿着擦眼泪的手帕在博物馆观画。绘画有很多东西值得探讨,甚至在最为严肃的艺术史课上也有乐趣。只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流泪了呢?

我们缺乏强烈的情感反应“---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我很想探究这个问题:当我们在欣赏那些雄心勃勃、极其虔诚,因艺术而陶醉的画家们创造出的惊世之作时,我们仅仅只有那么几句随意、干巴巴的评论,这是为何呢?

绘画真的是除了在一面墙上展示的美丽色彩外,别无其他吗?仅仅是如我所从事的职业一样的人为了学术争鸣而准备的索引卡片吗?

你说你喜欢绘画(甚至像有的教授一样,倾其一生与绘画打交道),然而在面对绘画时,我们却感触贫乏,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绘画果真如此重要----价值连城,我们不断复制、珍藏、欣赏玩味,然而,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和它们产生情感上的互动,这不令人奇怪吗?

7、《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7本关于博物馆的书,了解艺术背后的故事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

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一道道城墙,一重重城墙,可以说构成了每一座中国城池的骨骼或框架。它们环绕着城市,把城市划分成单元和院落,比其他任何构筑物都更能反映中国聚落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北方,没有城墙的城市算不上一座真正的城市,城墙是城市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中国人用城墙的“城”来指代城市的原因:因为没有城墙就没有城市,这就好比没有屋顶的房子是无法想象的一样。一个定居点不论规模多大、地位多重要、治理多有序,但如果没有正式确定且闭合的城墙,它就不能算作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城市。

博物馆这个词来自muse(缪斯女神),“-um”表示地点,所以museum的本意就是“缪斯的神庙”。在希腊神话中,缪斯主管科学和文艺,所以人们往往把优秀的艺术作品放在缪斯女神的圣殿里,这也就是museum(博物馆)一词的起源。

但汉字的“博物馆”与罗马字“museum”的意义,在字面“所指”上是有差异的,汉字的“博物馆”,一字一义,罗马字的“museum”,一词一义。这也影响了博物馆人对博物馆本性的认知……

到底是“物”重要还是“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