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流经京、津、冀、鲁、苏、浙、豫、皖二市六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是贯通我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2500多岁的古老运河,迄今仍奔流在华夏大地上,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人类遗产”。围绕着运河发生了很多事,本期我们制作了一份“运河书单”,其中既包含非虚构类型,也包含围绕运河主题展开的虚构类文学作品,让读者在书中发现运河,读懂运河。 写实篇 / 以研究的方式,向运河致敬 / 中国的运河开凿已有2500多年历史,以其广阔的时空跨度、巨大的工程成就、深远的社会影响而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从中国“走向”世界,离不开专家学者们背后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推动。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 谭徐明、王英华、李云鹏等/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一书,从大运河的自然、工程、社会、历史视角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阐述了大运河遗产构成的基本要素,并通过进一步发掘文献资料和现场科学考察,研究了各段运河形成分期及其关键工程。其中关于大运河的定义、通济渠和永济渠的演变,运河与黄河、淮河、海河的相互关系,江南运河形成期,浙东运河三江闸等方面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的空白。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董文虎/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时至今日,京杭运河江苏段保存基本完好,全长683千米,是京杭运河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它自开凿以来经历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迁,迄今仍奔流在华夏大地上,依然发挥着航运、水利、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等功能。《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一书,以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多角度地向读者述说大运河的过去与现在,畅想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运河》 李德楠/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大运河首批遗产点段分布在8个省27个城市,其中江苏省以6个城市入选为最多,江苏省的扬州市则以9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成为大运河全线列入遗产最多的遗产区。李德楠所著的《大运河》,侧重关注京杭运河江苏段。 小说篇 / 运河故事,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 / 有河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古老的运河,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运河的桨声》 刘绍棠/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老作家刘绍棠的中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是国内较早的运河主题的小说。刘绍棠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上世纪50年代被誉为“神童作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也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运河的桨声》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前期至中期,收入了包括《运河的桨声》在内的他的早期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这批作品大多以合作化时期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带有那个年代的鲜明印迹和时代特色。 《漕运码头》有图 王梓夫/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相较刘绍棠,王梓夫的《漕运码头》更注重故事的历史纵深感。大运河漕运码头,官衙林立,文武交织;三教九流,盘根错节,形成了一个贪污腐败、为非作歹、黑幕重重的独立王国。仓场总督爱新觉罗·铁麟临危受命,立志大刀阔斧革除漕弊,却陷入了惊心动魄的血腥迷蒙之中。小说以时世巨变的道光一朝为背景,对影响封建帝国甚深的漕运历史及流弊进行了详细考察,充分展示了大清王朝由盛向衰之际,从王室到中枢,从官场到民间的种种忧患及挣扎。 《梨花渡》 王梓夫/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梨花渡》是王梓夫的另一部运河主题小说。在这部传统色彩浓郁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再现了一段改革年代里的运河传奇故事。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当代,三四十年间的大运河、梨花渡,经历了20世纪的中国激荡波折的一次改革大潮。大潮过后,历经风雨的大运河看起来与千百年来的任何一次大的变化,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这一次,运河的水浊了、船没了、人心变了。至少,运河已经不再是80年代之前的运河。这是中国改革年代的一个缩影。 下一页更精彩:中国大运河书单:12本书致敬中国文化大动脉
12下一页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