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是食物,品的是人生。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书本去看看全国各地美食,去听听那里的人们的故事。 吃主儿 豆瓣评分:8.2 作者: 王敦煌 在老北京,可不是人人都能被称为“吃主儿”的,最起码也要“会买、会做、会吃”,而且三者缺一不可。 挑蟹除了掂分量还要掐大腿,而且必须掐在或右或左侧最后两条腿的大腿上,只有这样才不容易被蟹钳夹着手;做糖三角的黑糖要加上点蒸熟的面粉,这样糖才不会一咬就流出来;家里要烤野兔却恰巧坏了烤箱,王世襄先生愣是买来两口铁锅自制了一个…… 《吃主儿》这本书中,王敦煌先生用带着浓郁老北京味道的笔触,讲述了父亲王世襄、佣工玉爷、张奶奶三位大“吃主儿”和吃有关的那些事儿。 @reneesqy 短评: 书里面的三位吃主儿可太厉害了,不但会吃,会买,还会做,实乃神人也。不过,这里面的规矩也忒多了,企图按图索骥,会把人逼疯吧?我啊,还是老老实实的就做个吃货吧,随便一顿烧烤就能对付,好养活不是? 上海老味道 豆瓣评分:8.5 作者: 沈嘉禄 / 戴敦邦 坐落在北方的帝都北京和坐落在南方的魔都上海,城市风景迥然不同,饮食文化上也各具特色。 四大金刚:大饼、油条、粢饭、豆浆,三鲜豆皮八卦汤,鸽蛋圆子和擂沙圆……《上海老味道》用怀旧谐趣的文字和生动传神的插图,选取那些草根的食物,回味了大量老上海风味小吃、平民菜肴、时令美食和本帮菜点。 “一个人的记忆.也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风味美食丰富了我们的味觉感受,调剂了我们寒素的生活,特别是家常食物所维系的一人、一事、一情、一境,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内在原因。” @MCYRMCY 短评: 好看,好玩,看完想吃的同时也有那种会心一笑的感觉。热闹过后再想,对于家乡消失的老味道的唏嘘,必是饱含了对于过去美好单纯生活的怀念和感慨。饮食文化传承的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味道上,手艺与精神,比单纯的滋味更值得珍藏与传承。 香港味道2 豆瓣评分:8.1 作者: 欧阳应霁 《食神》里的黯然销魂饭,《英雄本色》里的肠粉,《旺角卡门》里的鱼蛋,《新不了情》里的钵仔糕……香港电影中,美食总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菠萝油,鸡仔饼,车仔面……《香港味道 2》可看做一本香港美食地图,读者可以在欧阳应霁这位资深美食导游的带领下,去寻味那些存在于街头巷尾的香港味道。 历史回顾,制作方法,再邀请香港演艺明星和文化名流做嘉宾助阵,饮食与人生、经历与记忆在这本书中揉为一体。 @猛汉世雄 短评: 第一本没读,反倒先读了第二本,真正是好看得不行,真有趣的书,有滋有味的感觉,港人身上很多特质都好得不得了,另外豆腐乳的吃法太让我在意了ORZ 台北小吃札记 豆瓣评分:7.8 作者: 舒国治 去**旅游,“吃”绝对是整个行程中的重中之重,这本《台北小吃札记》所解答的就是“在**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 汀州路康乐意包子,延平北路旗鱼米粉,民生东路史记牛肉面……从台北到台南,从声名远播的清粥小菜、大肠面线到犄角旮旯里的西点面包房和蔬果榨汁摊,各色**美食小吃这本书帮读者一网打尽。 吃什么,怎么吃,饮食不只是饮食,更折射了一种生活的态度。 @唐小万 短评: 一下就看馋了。一个地方的小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的个性和风情,小吃,亦体现台北之体贴,人情之温热。台北应该是适合过日子的地方。 云之味 豆瓣评分:8.2 作者: 敢于胡乱 汽锅鸡,炒饵块,牛干巴,鸡枞菌,火腿,乳扇……读过汪曾祺散文的人,想必都会对里面写到的昆明美食念念不忘。 春来无处不吃花,云南人春天吃花,堪比早年北方人冬天吃大白菜,而“炒兰花”这种吃法恐怕也属云南独有。花之外,夏秋时节的各种菌子,木耳、金耳、白参、牛肝菌、干巴菌、鸡油菌……更让人尝尽自然的鲜美。 吃花,吃菌,吃虫,吃鱼,独特的环境和气候让云南美食自然而然地带上了更浓郁的自然的味道。 @泥泥 短评: 作为一个极喜欢云南的人,这本书简直不忍放下。云南的各种美味都写得极为详细。并非按图索骥式的简单推荐,而是各种食材的地道介绍,夜晚床头看着几乎想起来煮宵夜。 我的川菜生活 豆瓣评分:8.1 作者: 石光华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特色鲜明的川菜当然值得好好说一说。 与逐一介绍一道道名菜的饮食书不同,《我的川菜生活》更侧重于造就了今日川菜的那些味道。辣椒、葱姜、大蒜、韭菜……没有这些浓烈的味道,就没有川菜那份征服了中国人味蕾的活色生香。 “川人喜欢的辣,是辣椒的辣,虽然湘、黔、滇诸省也嗜辣椒,但是,吃法单一,未能与百味相容,生不出层出不穷的千香百味来。” @蓠 短评: 活色生香,香艳美伦。另一种可爱的写法,少了学究气,多了烟火味。身为川人,不仅能读懂,更能领会其中奥妙,熟悉而美好。附带菜谱,半夜读来,竟有抡起袖子,下厨大干一场的欲望。 美食家 豆瓣评分:8.2 作者: 陆文夫 与上面几本饮食随笔不同,《美食家》是一篇以苏州美食为底色的中篇小说,主角朱自冶不爱财不爱权也不爱色,就好一口:吃! 几十年前的苏州,吃个面都讲究得叫人眼花缭乱:“硬面,烂面,宽汤,紧汤,拌面;重青(多放蒜叶),免青(不要放蒜叶),重油(多放点油),清淡点(少放油),重面轻浇(面多些,浇头少点),重浇轻面(浇头多,面少点),过桥——浇头不能盖在面碗上,要放在另外的一只盘子里,吃的时候用筷子搛过来,好像是通过一顶石拱桥才跑到你嘴里……” 从建国前到“文革”后,小说所写的既是人与食物的关系,也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迁。 @郭郭的蝈蝈的锅 短评: 经别的书上提到了陆文夫的美食家,借来读后,真是一本有意思的难得的小说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把江南的市井气、现实的人情世故,所思所想描绘的淋漓尽致。 你的家乡有哪些或你吃过哪些令人难忘的地方特色美食呢?来留言区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