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3日,第23个世界读书日,同时也是英国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或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作为教育工作者,阅读更是十分重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借着世界读书日的契机,推荐书小编将为大家推荐5本适合教育工作者阅读的书籍! 第1本 -THE FIRST- 《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 国际一流教育体系的卓越创新范例》 这几年,我们听到很多关于“教育应该如何迎接未来挑战”的观点,无论是美国提出的STEAM教育,中国的核心素养及关键能力培养,还是芬兰的基于真实环境的学习。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开发出能适应未来需求的、集东西方最佳水平的教育体系,创建有助于年轻一代掌握21世纪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的学校。 国际教育专家、联合国高级政策顾问薇薇恩·斯图尔特在这本《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国际一流教育体系的卓越创新范例》中,以她对新加坡、加拿大、芬兰、中国等观察与研究,积极评价了这些国家的教育体系的巨大成功,这本书也成为反思美国教育的一个很有话题的书籍。 第2本 -THE SECOND- 《日本国立小学365天》 对于邻国的日本教育,往往被共处东亚文化圈的中国教育者忽略。在学习欧美教育经验的同时,我们或许可以看看身边真实发生的教育故事。本书从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个维度呈现一个个日本教育中的细节切片。 这本《日本国立小学365天》的作者谭琦老师有留日学习和媒体工作的经历,同时也是父母教师委员会的成员。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来自中国的母亲。这些多样的身份,让她可以站在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近距离地观察和体会日本小学的细节。透过她细腻而克制的文字我们可以对比了解中日基础教育在形式的不同和内容的差异,在欧美教育经验之外,找到另一种可能。 而对于校长和老师们来说,书中那些来自真实教育现场的教学细节,更值得品读与参考。或许书中的某个教育情境就能带来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与设计上的微创新。 第3本 -THE THIRD- 《终身成长》 终身学习是目前教育界最火的一个词,有一本书更进一步推进了这个概念——《终身成长》。作者就是全球奖金额最高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 这本书详细剖析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成功学观点,影响了美国校园教育创新的一个很热的观点。 书中采用学生在面对学习的真实案例,还列举了大量的名人故事与生活故事,成功故事与失败故事,企业故事与体育明星故事,来为我们阐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性思维模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4本 -THE FOURTH- 《脑科学与课堂—— 以脑科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任何人都无法容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包括教师自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玛利亚哈迪曼教授的这本《脑科学与课堂——以脑科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个“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学校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在书中,他倡议运用“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BTT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这正是教育者真正需要的实践指引:将基础理论转化为实践应用,并提供丰富的实例,称之为神经教育学。 第5本 -THE FIFTH- 《关注孩子的目光》 本书作者是有着三十年儿童心理治疗临床经验的佐佐木正美医生。这份专业背景,应该能够让他的观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本书已出版近十六年,仍位居日本亚马逊家教类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在这个听风是雨的年代,已显得弥足珍贵了。 作者还很勤勉,他走过上百家幼儿园、中小学和儿童心理咨询机构、儿童福利院、妇幼保健所等。他的挚友评价,“佐佐木先生并不是站在象牙塔上俯视天下的人,而是一位行走于纷繁人世间作实地调查的医生”。 最为珍贵的是,“他的目光严厉又犀利,绝不纵容,也绝不感伤,但是充满了温暖。这是因为佐佐木先生自己是对孩子的爱的化身……先生是一位内心深处喜欢孩子的人”。最后这句评价,是能够打动所有教育人的。没有对儿童的一往情深,如何能读懂孩子?而不懂孩子,真正的教育如何发生?“孩子需要在与人的接触中长大”,耐心,一定源自于对儿童深深的了解。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