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作为关键词多次出现在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热点话题上,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方向。 一份“城乡协调发展”小书单,聚焦城乡协调,走向乡村振兴。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7) 汝信 总编 付崇兰 主编 2017年9月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研究全国各省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综合其要旨。本书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全国各地各类工作岗位对各地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总结、问题思考与理论探索情况,为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理论探索提供了有益补充,同时也为各级政府城市发展建设决策,为城乡发展建设计划和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持与借鉴。 超越城乡 资源、机会一体化配置 王春光 著 2016年9月 作者以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视角,结合中国的城乡关系,提出了研究问题和分析框架,并由此展开对城乡关系一体化的田野调查和研究,最后提出城乡综合改革的建议。从理论上来说,本书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的城乡关、城乡一体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针对中国特定的城乡关系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现实来说,我国要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全面小康,必须实现城乡一体会,这不仅关系农村的发展,更关系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与减贫 左常升 主编 何晓军 王小林 副主编 2015年1月 本书为“2013年全球减贫和发展高层论坛”的成果,本次论坛专门针对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和减贫,邀请了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撰写了主题报告,力求对中国今后发展和减贫有所裨益。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劳动力转移和城市贫困;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减贫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一体化与减贫的财政政策。 社会治理与城乡一体化 张翼 主编 2015年5月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与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学博士后论坛主题是”统筹城乡与社会管理创新”。30多名博士后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交流与讨论,本书是从本次论坛中遴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的汇编。 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2017) 朱钢 张海鹏 陈方 著 2017年9月 本书通过作者编制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评价指数指标体系,以2007年为起点,以设定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值(即实现目标)为衡量标准,测度中国及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2010~2015年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和进展,描述各省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在全国的排序与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及各省份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程度与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指出各省份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短板。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及其治理 以农民进城为背景 杨竹莘 著 2017年10月 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是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之一。中国区域总收入差距有50-70%来源于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平抑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当务之急。有差距就有流动,本书从“农民进城”这个普遍社会现象切入,探究劳动力流动、城市化进程在平抑城乡差距路径中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政府政策选择。 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李小建 仉建涛 主编 2015年 12月 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举办了四届科学发展论坛,主题分别为:城乡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转型;新型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现代农业大省;打造美丽河南,实现可持续发展。出席论坛的嘉宾为国内权威学者、国家相关部委决策人员以及河南省地级市市委书记、市长。嘉宾对话交流,共同探讨“三化”协调发展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本书是四次论坛的结集。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层政府职能建设 陆道平 著 2017年4月 本书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从价值导向、供给能力和需求主体的三维角度,建构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以江苏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等的三个乡镇(街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并在综合考察相关地区基层政府均等化服务模式的现实形态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的相关经验,提出要着力推动城乡一体化中基层政府服务均等化。 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丛书 产业集聚区发展探索 基于河南实践 郑秀峰 郝鹏 王春晖 等著 2017年12月 本书基于产业集聚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河南实践,遵循“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规律研究”路线,尝试性地对其经典理论模型进行了中国化改造,聚焦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和发展动力的相关命题,对产业集聚区内、外部动力机制及其关联影响进行了理论探索。通过运用多样化的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分析。 土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 樊明 等著 2017年11月 作者在全国22个省份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农户间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高,土地经营存在短期行为,租佃体制复活。在当前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条件下,如何降低土地流转的成本和提高土地的经营规模,实现规模效益,力图实现降低交易成本、参与农产品全球市场一体化的竞争、维护实际留在农村种地农民的利益等。本书建议,在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可以尝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保持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合一,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临空经济区对腹地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王全良 著 2017年9月 中国临空经济蓬勃发展、良好态势,但临空经济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相对欠缺,本书选择中国临空经济区对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构建了临空经济区与腹地区域发展的数理模型;二是多层面系统考察了我国临空经济区发展的事实特征;三是科学识别了北京、西安、郑州等典型临空经济区的优势产业并对其绩效进行了客观评估;四是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临空经济区对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研究 郑云 著 2017年8月 作者以离农机制为题,探讨中国农村转移人口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书中在历史回顾与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自愿退农机制、市民化机制、有序转移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转移人口离农机制,既切中问题要害,又极具前瞻性。尤其是立足于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以村落为基础,以不同类型农村转移人口为调查对象,展开了大规模且富有成效的实地调研,为透视与评价农村转移人口离农问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分析手段与实证经验。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