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1 19:13:38 0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兼及秦汉史。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北朝乡村社会的研究。后两方面的研究以资料丰富、视角新颖在国内外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

李零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推荐理由:不神化,不回护,文献学家眼中的真实孔子。

内容简介:

《丧家狗:我读〈论语〉》讲述了: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栖皇,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论语》有个优点,就是没有后人的那种虚伪劲儿。书中人物,夫子也好,十哲也好,都是普通人,喜怒笑骂,毫不遮掩。谁说伟大导师就得高大全,圣门弟子就得身披光芒?他们师生在一块儿,学生顶老师,老师骂学生,都被记下来。我读《论语》,是读原典。孔子的想法是什么,要看原书。我的一切结论,是用孔子本人的话来讲话——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古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其实,衣食足了,也未必知荣辱。学《论语》,有两条最难学,一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二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现在,哭着闹着学《论语》的,不忍先学这两条,试试看!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著,中华书局。

推荐理由:大家手笔,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一卷在手,神游古人生活世界。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成就,是我们这个东方大国五千年辉煌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本国情,本应成为常识,家喻户晓。孙机先生以大家的底蕴、晓畅的文笔,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基本知识,系统地呈现在这部书里。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许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推荐理由:没有文献,没有文字,考古学家透物见人,书写中国古史关键期的力作。

内容简介:

公元前2000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 推定上,是 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 中看不到与传世文 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带开始发生一系列事件 ,为随后以二里头 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年——中国文明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

许宏所著的《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 景)》从考古材料入手,从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 神话到历史的进程, 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展开》

许倬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荐理由:尺幅千里,视野宏阔,把握中国历史的精要之作。

内容简介: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

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和生长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所以许先生围绕国家体制与时代特色,思想、宗教与文化变迁,农业、手工业与经济网络,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互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生活方式与生活资源,民间社会与信仰世界,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转变,对外关系及与他者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在在讲述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多彩鲜活的成长故事。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荐书:我的传统文化书单

作者: 侯旭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1

页数: 302

定价: 4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3227723

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可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后者亦是历史中“结构性的存在”,围绕它反复出现的言行构成历史中最为活跃与能动的力量。本文以西汉为例,具体到每个皇帝统治考察围绕此关系产生的建立、维持、废止与重构的过程,解释了此关系长存的背景与动因、来源与根基,以及此关系所激发的君臣言行如何引领西汉历史。文中力图围绕日常互动中呈现的君臣关系,重返历史现场,捕捉当时人的不同感觉,重新梳理西汉历史。尝试从“关系过程”与“关系的关系”两个角度增加一种认识中国历史的新思路,为超越史学中碎片化的实证研究与抽象的结构分析及两者间的疏离与对立提供一种可能的出路。这是一项参照社会学、人类学展开的具体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