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1 19:29:55 0

这些年,书读了不少,但有印象的不多。本来嘛,“书是老师,是打开心灵窗户的钥匙”,可是我自己却觉得读书的收获不大,除了消遣解闷,好像也没什么用。

直到最近,读了一些关于阅读方法和阅读理论的书籍之后,方才恍然大悟!

——原来,自己看书没什么收获的原因,竟是真的以为读书就是读书,读读罢了:

一来读的时候懒,画个线、折个角就扔到一边了事,基本上没有任何输入;

二来读完之后,没写过只言片语的感想或者感悟,没有任何输出;

三来没有把书里的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读了书跟没读书丝毫没有改变,所以,书读得再多也没用,白白地花了时间、花了钱!

那么,书究竟该怎么读呢?在这里,我向小伙伴们推荐几本关于阅读方法的书,当然比较有名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这里就不推荐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1-

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在书中,作者问道:“你读过那么多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呢?”“你最喜欢的那本书,讲了什么内容?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Oh,My God!这不正是我所困惑的么?就说我吧,今年大大小小已经读了几十本书啦,喜欢的也有好几本,可是,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之后,我又记得什么呢?

所以,作者说:“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他认为必须要掌握一些方法和一些技能,让读过的书能够物尽其用,而不只是“读过”而已。

此书的第一大看点是,作者提出了“读书过程结构化”的概念,认为要通过五个步骤(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来发挥读书的最大功效,以期做到叔本华说的“不读死书”的境界。

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结构化读书的五个步骤

此书的第二大看点,也是作者重点阐述的中心思想,就是建立一元化的读书笔记本,通过读书笔记来管理自己的读书生活,从而实现上述五个步骤,最终把书籍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建立一元化笔记本,就是将所有的所看、所读、所思、所想按照时间顺序编码后记录在同一个笔记本上。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报纸、杂志、书籍中感兴趣的内容剪切或者复印后贴在自己笔记本上,或者将网络、电视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记录在笔记本上,一来可以养成书写习惯,二来可以为建立自己的购书清单收集信息。

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将经过通读、重读、标记等几个阶段后筛选出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内容也摘抄在笔记本上,以便加深记忆、促进理解;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在笔记本上写下对所摘抄内容的感想、或者评论,这既是进一步练习自己思考、写作和输出能力的一个方法,也便于以后随时可以重新阅读读书笔记。

此书的第三大看点,就是通过重读读书笔记来提高自我。

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日常的阅读量是非常大的,无论是出于什么需要,如果想要定期、不定期地把之前阅读过的书籍再重读一边无疑是不现实的,因为工作量太大。

但是,如果通过筛选把每本书中最精华的、最具代表性的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加以评论,再按照简单的方法将读书笔记进行分类编码,这样就可以通过快速的查找读书笔记并反复阅读来进行回顾和总结。

同时,重读读书笔记之后,可以答疑解惑、更新自己的思想,或者为自己的写作提供素材,甚至,有时候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凑在一起稍加充实就是一片好文章!

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重点推荐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小技巧,还介绍了26款写读书笔记的实用文具,让读者读过此书之后就能够立即上手体验,开始制作自己的读书笔记。

-2-

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这样读书就够了》

在书中,作者讲了一个故事,是《南方周末》和《创业家》杂志曾经关注过的一个叫“刘一秒”的所谓大师的故事。

此人没读过大学、没进过名企、没有管理过团队,但是他的思八达课程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企业家,而且一节课动辄数万元,最高阶的课程甚至标价数十万元,即便这样,好多人还是趋之若鹜。

尽管《南方周末》和《创业家》在调查之后认为刘一秒是骗子,但是上过思八达课程的人却都认为自己确实学到了东西,所以刘一秒能够靠讲课一年赚到几个亿净利润。

在作者采访的过程中,他发现刘一秒的一门叫作《宗教智慧》的课程,竟然根本就不是刘一秒的原创,而是出自一本经典商业图书《管理的实践》,此书是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上世纪五十年代所著,已经在国外畅销了好几十年。

同样,刘一秒的《演说智慧》《运营智慧》《影响智慧》等课程基本也都是这样,很多内容都出自类似《第五项修炼》《基业长青》《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等管理学的经典著作。

而这些书,中小企业家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读过,或者个别人读了也没有印象,所以,他们本可以花几百元几千元就能够搞懂的事情,却因为没有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不得不花几十倍上百倍的代价去求助他人,这就是刘一秒们成功的大背景!

因此,作者在书中提出,要通过拆书这种方法,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够把所阅读书籍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作者指出,成年人在读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没时间、没精力,二是看不懂、记不住,三是看不下去。

针对这些问题,他认为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从书籍中提取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或者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就行了,这样根本就不需要读完整本书,既提高了效率,也解决了时间不够、读不下去的问题。

而且从效用比来看,一本几十块钱的书,哪怕是用上其中一点点的内容,就远远地赚到啦。

作者推荐了一种叫做RIA的读书拆解方法。

所谓R,就是选择合适的书籍,阅读其中的核心知识片段;

所谓I,就是由拆书家引导促进,通过提问或者提示,启发读者打开思路;

所谓A,就是读者联系工作、学习实际,将书中的知识拆为己用。

这样,阅读就从单一的读书,升级为高效的拆书,而且,经过RIA三个环节,就能帮助学习者从一本几十元的书籍中,获取到与一场几万元的培训相同的价值。

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围绕着RIA,作者在书中用很多的具体实例,介绍了拆书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攻略,并对实用类书籍、理论类书籍、叙事类书籍和其他书籍的拆解一一进行了讲解。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如果掌握了RIA阅读法,不仅可以组织群体活动,引导或者相互引导拆解书籍,而且读书者也能够自己充当拆书家引导自己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有效阅读水平。

-3-

这三本书,让你甩过去的自己一万条街

颠覆平庸

推荐书目三:彭小六的《颠覆平庸》

推荐指数:四颗星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专题指导阅读的书,之所以把这本书拿出来推荐,是因为里边关于阅读的方法有很精彩的论述,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对于很多人来说,之所以不想读书,花时间又费钱倒在其次,可能首要的问题是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不知道该怎么读?

对于这些疑问,在这本书里面都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于选书的问题, 作者认为,读书首先要带有目的性。

什么是目的性,就是先搞清楚自己读书是要干什么?是为了掌握或者提高某方面的技能、是为了解决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困惑,还是纯粹为了休闲娱乐?

在书中,作者关于读书有一个很形象的说法,他认为读书应该分为四种,即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点阅读。

所谓主食阅读,就是寻求在职业、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解决之道的阅读,也叫“生存需求的阅读”;美食阅读,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启发自己思考现实问题或者现象本质的阅读,也叫“思想需求的阅读”;

只有明白了读书的目的,才会带着选择性地去选书、读书。

那么,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也选好了书,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呢?是逐字逐句地去读,还是一目十行地读?

读书也要讲究方法,要带有取舍地去阅读。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而且,往往是不够用的。

拿到一本书,先要根据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迅速地查看封皮、书腰、前言、目录、后记等,找到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和书的主要内容,然后找到与自己的阅读目的相匹配的部分,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忽略那些自己已知的或者是对自己不重要的部分。

也许,我们很多人读书都还停留在过去那种读书必须细读、精读的惯性思维里面,不知道读书是不必一定把书读完的。

因为,根据帕累托的“二八法则”可以导出,一本书中,80%的阅读成果往往是在其中20%的书页中获取的。

也就是说,重要的内容只在其中的一小部分。只要我们把书里面对我们有用的一小部分搞明白了,这本书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这种快速阅读方法,一般适用于实用类书籍。对于小说、历史、哲学之类的书籍,就不能采取快速阅读的方法了,就必须要细嚼慢咽了!

这几本书各有可取之处,但是,指向性都是一个,就是让我们不仅能够好读书,而且还能够会读书,把书籍作为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从而真正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让读书更有效。

“这样读书,才能拉开你与别人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