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2月11日,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逝世,享年83岁。他与魏斐德、史景迁并称为美国“汉学三杰”。《叫魂:1768年妖术大恐慌》是孔飞力最为中文读者熟知的著作。当然,除了一些为人熟知的著作之外,美国“汉学三杰”还有很多值得一读的中国史著作。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 1.《叫魂:1768年妖术大恐慌》 这本书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2.《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 孔飞力对这部著作非常自负。相对于他的另外三部专著和其他专题论文,这本书确实很不寻常。总的来说,孔飞力治学的宗旨,他所思考的核心问题,在此书中有最为直接的展现。 孔飞力以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政治控制为主轴,将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根本性议程"归结为三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或矛盾:政治参与的扩展与国家权力加强之间的矛盾;政治竞争的展开与公共利益的维护之间的矛盾;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同地方社会财政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三组问题并非始于清代,而是历朝历代都要面对的,但却跨越了朝代鼎革一直存在到帝制晚期,并在帝制崩溃后继续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时的基本问题。 3.《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 这本书可以说是孔飞力教授的成名作。该书的副标题是“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作者通过对清末的团练、地方武装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清末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在书中,孔飞力教授利用了大量的地方志和其它中文资料,引进了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历史问题,是美国中国史研究中的经典著作之一。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1.《大门口的陌生人》 这本书是魏斐德的成名力作,堪称社会史与地方史写作的典范之书。清代中国的主要“大门”是广州,“陌生人”即外国人。顾名思义,《大门口的陌生人》是与外国人闯入广州(中国大门)的历史有关,是关于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中国的。但这本书主要不以此研究为主,而是以英国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为线索,研究这一历史时期广州和广东省的社会动态,如官府、绅士、团练、农民等对外国的态度;各自的活动、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变化,从而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阶段的某些动向。 2.《洪业——清朝开国史》 这本书是久负盛名的史学名著、严肃历史写作的典范。魏斐德教授匠心独具,把中国历史上王朝循环中的一环——明清嬗代过程,作为运思课题。此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它使人看到,中华帝国的体制与秩序中天然包含着走向衰微的因素,而王朝更替则构成了重建秩序的机制与途径;满人入主,在此被视为一种重建秩序的特殊动因。 3.《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 这本书是魏斐德教授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一部影响甚广的著作。作者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一位旷世伟人究竟靠什么思想予以滋养?”魏斐德教授驰骋往来于康德与王阳明之间,在中西文化宽阔的思想史海洋中,分析毛泽东的“知识环境”,架设起透视毛泽东的思想的哲学桥梁,认为贯穿毛泽东一生的全部哲学,就是他处理客观历史与主观意志矛盾的辩证法。 4.《讲述中国历史》 这是一部非同凡响的历史著作,是魏斐德毕生学术研究的论文集。他从世界史背景下切入中国历史,又将论述的笔触探入中国历史的枝节,从宏大到细微,奠定了这部重量级历史著作的叙述基调。他对中国与17世纪世界的危机、明清中国皇权的实质和治理模式,知识分子与公民社会,文人与忠君的立场,民国时期的战乱与上海的走私,以及民族与革命、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的论述,不仅涵盖了当今学术研究的诸多重大议题,而且其广阔的学术视野、深湛的治学功力与生动的历史叙述,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学者的楷模与挑战。 5.《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 这本书叙述了一个非凡的秘密警察,一个阴影般的险恶幽灵——戴笠的一生。他的生活体现了20世纪中国所具有的、在封建式的多变个性与难以逾越的职业纪律之间的平衡。无数史料织成的真实戴笠,不再神秘,不再传奇。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是间谍史,更是另类民国史。 6.《上海警察》 这本书系统地研究和描述了1927年至1937年上海特别市警政及其与多种政治力量对抗、合作的历史,其中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如何在这十年中依靠警察力量将上海转变成一个国民党表现自身的舞台;澄清了国民党政权其他方面的问题。魏斐德教授完全摆脱了孤立地就警察论警察的模式,而将上海警政的变迁与整个城市治安环境的变迁乃至20世纪中国的政治变迁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缜密地分析论证了国民政府上海公安局的成立、作用及其演变,体现出一个史学大家的大史识和大视野。法国知名汉学家白吉尔教授称这部著作“必将具有历久不衰的学术价值”。 7.《上海歹土》 战时的上海市有一片“歹土”区,它是指沪西一带歹徒出没之地,这里是暗杀等恐怖活动的中心,又整日充斥着赌博等城市犯罪。书中的内容论及1937年8月中、日在上海正式开战后至1941年12月美、日爆发珍珠港战事之前的这段时期内,作为“孤岛”的上海之政局和社会状况,生动地再现了上海这一段特殊的战乱岁月。全书引用了大量同时代的汉文资料和外文记载,有些资料至今鲜为中国的上海史研究者所见和所用,殊为珍贵,是了解上海城市历史的必读之作。 8.《红星照耀上海城》 这本书讲述的是1942以后,特别是1945年以后,共产党如何通过在旧政权警察内部进行活动,建立秘密支部,到解放以后,将国民党领导的上海警察机构变成由共产党领导下的公安局。书中细致地描述了1949年以后至l952年上海社会管理的历史。作者认为,在解放后五年内,新政府控制了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难民问题,扫除了上海的不法现象,加强了对城市的控制,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壮举,是一次革命的胜利。 9.《中华帝制的衰落》 这本书一直以来被美国多所大学作为中国历史课程的基本教材,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等宏大背景出发,对一个帝国如何建立秩序走向强盛、又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魏斐德教授在强调中国社会内在发展动力的基础上,结合内外两方面因素来解释中华帝制的衰落,超越了当时中国史研究领域中盛行的“冲击—反应”研究模式,是很好的中国近代史入门读物。 下一页更精彩:书单丨“汉学三杰”写了哪些中国史著作?
12下一页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