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1 20:34:28 0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由于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大力倡导,晚清的小说创作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小说,形成了晚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局面。而“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出现,则是中国小说创作进入到又一个繁荣时期的重要标志。鲁迅认为的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中国清末4部谴责小说的合称 。即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首:《官场现形记》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李宝嘉(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思想内容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共60回,结构安排与《儒林外史》相仿,演述一人后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

《官场现形记》艺术成就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是我国第一部在报刊上连载、直面社会而取得轰动效应的长篇章回小说,也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首开近代小说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全书从中举捐官的下层士子赵温和佐杂小官钱典史写起,联缀串起清政府的州府长吏、省级藩台、钦差大臣以至军机、中堂等形形色色的官僚,揭露他们为升官而逢迎钻营,蒙混倾轧,可以说为近代中国腐朽丑陋的官场勾勒出了一幅幅腐朽中国的历史画卷。

《官场现形记》作者简介

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又名宝凯,字伯元,号南亭亭长,又号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芋香、北园等,江苏武进人。出身官宦世家,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第一名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其堂伯父为他捐纳了一个府经略的功名,但李伯元却无意于仕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到上海办《指南报》,后来又主办《游戏报》、《繁华报》。1903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诱像小说》半月刊。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开经济特科,李伯元曾被荐举,旋又遭“文字轻佻,接近优伶”的弹劾。李伯元一笑了之,辞不应召。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伯元卒于寓所,年仅四十岁。李伯元是晚清著名的小说家,除著有《官场现形记》外,还有《文明小史》六十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活地狱》四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等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吴沃尧(吴趼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思想内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1866-1910)著,计108回。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从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为止所耳闻目睹的近200个小故事,勾画出中法战争后至20世纪初的20多年间晚清社会出现的种种怪现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范围比《官场现形记》更为广阔,除官场外,还涉及商场、洋场、科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都颇为深刻,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可以帮助读者透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艺术特色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结构全篇,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信,在中国小说史上开了先河。结构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书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全书结构的主干线,同时又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将它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全书繁简适宜,浑然一体。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简介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原署“我佛山人著”。作者吴趼人,字小允,又字茧人,原名沃尧,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因居佛山镇,故笔名为我佛山人。也曾用笔名野史氏、老小海、老少年等。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卒于宣统二年(1910),终年四十四岁。吴趼人出身于破落的世宦之家,十八岁至上海,常为日报撰稿,曾在江南制造军械局当抄写员,后客居山东,远游日本。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小说》,吴趼人始作小说,撰有本书及《痛史》二十七回,《九命奇冤》三十六回。光绪三十年(1904),去汉口任美国人办的《楚报》主编。其此时全国掀起反对美国的“华工禁约”运动,他激于爱国义愤,毅然辞职返沪。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任汪维甫创办的《月月小说》主编,共二十四期,他的大部分作品均在此刊物发表。同时又为《绣像小说》撰稿,有《瞎骗奇闻))八回、并有续李伯元的《活地狱》问世。宣统二年(1910)病死于上海。所撰小说,尚有《电术奇谈》二十四回、《恨海》十回(1906)、《劫余灰)十六回(1910)、《最近社会龌龊史》二十回(1910)、《新石头记》四十回(1908)、《上海游骖录》十回(1909)《发财秘诀))八回(1907)、《两晋演义》二十三回(1910)、《糊涂世界》十二回(1906)、《云南野乘》三回(1907)等,还有短篇小说集《趼人十三种》。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老残游记》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刘鹗

《老残游记》思想内容

《老残游记》 刘鹗(1857-1909)著,刘鹗,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共20回。刘鹗本是一位企业家、学问家,并不是职业作家,但其文学家之名却远胜企业家和学问家。这部小说是他晚年所写的带有自传性质的未竟作品。小说以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铁英)为主人公,叙写其在中国北方游历期间的见闻和活动,对清政府的腐朽黑暗,官吏的残暴昏庸,百姓的贫困交迫等等,都有所暴露,尤其着重地对那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虐民行为进行了有力抨击,作者借《老残游记》表达自己对社会、国家危亡现实的强烈忧患意识。

《老残游记》艺术成就

小说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是高超的描写技巧,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都能历历如绘,如千佛山、大明湖的景致,明湖居说书,桃花山月下夜行等,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其次是它的心理描写和心理分析,能用贴切的语言,出色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三、精巧的结构艺术。小说以游记的形式,以游历为线索,以老残为中心人物,以散文的笔法叙事状物,将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小说独特的结构特点。

《老残游记》作者简介

刘鹗(è),原名梦鹏,又名孟鹏,谱名振远,字云抟、公约,又字铁云,别署洪都百炼生。祖籍江苏丹徒,1857年10月18日生于江苏六合;1909年8月23日去世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刘鹗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得名师传授学业。他学识博杂,精于考古,并在算学、医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类拔萃的成就,被海内外学者誉为“小说家、诗人、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企业家、数学家、藏书家、古董收藏家、水利专家、慈善家”。他涉猎众多领域,著述颇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他所著《老残游记》备受世人赞誉,是十大古典白话长篇小说之一,又是中国四大讽刺小说之一。刘鹗本人也是富有学识又得不到抱负的人。

刘鹗精於算学、医学、水利,并留心西洋科学。个性放旷不拘,所见不同於流俗,观察时事尤其犀利。早年曾於扬州行医,后改行经商(刘鹗28岁曾在江苏淮安开过菸草店,31岁又在上海开过书店,但都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光绪14年(西元1888)黄河决口於郑州,便投效河督吴大澄,山东巡府张曜,协助治河,后因治河有功,声誉大起,被保荐以知府任用。曾上书建议修筑铁路,利用外资开采山西煤矿,兴办实业(指工商企业),以利民生,时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责,视为汉奸。光绪26年(西元1900)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太仓粟(京师官方谷仓里的粮食)为俄兵所据,他向联军以低价购得太仓粟,赈济饥民,全活甚众,却因被控私购太仓粟,流放新疆,住在乌鲁木齐一座寺庙的戏台底下,靠为人治病度日,最后病死於迪化(今乌鲁木齐)。著有《老残游记》、《铁云藏龟》、《历代黄河变迁图考》等书。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孽海花》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有哪些?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及作者介绍

金松岑、曾朴著

《孽海花》思想内容

《孽海花》 曾朴(1872-1935)著,35回。《孽海花》是一部既具有谴责小说、又具有历史小说,还具有政治小说特点的长篇小说。小说写金汮(字雯青)中状元后在苏州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奉命出使俄、德、奥、荷等国,带傅彩云同往;归国后,金雯青病死北京,傅彩云离开金家,赴上海重操旧业,改名曹梦兰;后又到天津为妓,称赛金花。小说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主线,生动地描写了从同治至光绪30多年间的历史文化的推移和政治社会的变迁,暴露了统治者的腐朽没落,批判了封建的科举制度,讽刺了那些达官名士,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心态;同时也热情地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战英雄和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专制,鼓吹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救亡的思想。小说中所写之人物,无不有所影射。

《孽海花》艺术特色

在具体写作中,作者采用了近代较流行的块状小说结构与传统的网状小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感人,井然有序,始终围绕主线,时放时收,东西交错,给人留下就像一朵珠花的感觉。作者又工于细节描写,词采华美,寥寥数笔,就能使人物的神态毕肖,故鲁迅称赞它“结构工巧,文采斐然”。

《孽海花》作者简介

金天翮

原著“爱自由者起发,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金天翮(1874—1947年),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又名金一,后名天翮、天羽,号鹤望,笔名麒麟、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江苏吴江人。1903年在上海参加爱国学社,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并应《江苏》杂志约请,写了《孽海花》前六回,后交曾朴修改和续写。他翻译的俄国虚无党史《自由血》,以及《女界钟》《三十三年之落花梦》等,在清朝末年都很有影响。著有《天放楼诗文集》。

曾朴

曾朴,初字太朴,后改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病夫国之病夫等。江苏常熟人。生于1872年,19岁即考中秀才,次年中举,之后在京数年无成,到1896年曾朴不得而离京另谋出路。次年,曾朴至上海结识了谭嗣同等维新人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曾朴闻讯立即返乡。1903年再赴上海从商,次年创办“小说林社”,1907年又创办《小说林》月刊。到1909年,曾朴开始从政,先后任两江总督衙门幕僚等职直至国民革命军北伐为止。1927年重操旧业,创办《真善美》杂志。至1931年,复以资金不能流转而歇业。随即由泸返乡程。1935年病逝于常熟。曾朴一生热衷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著述数10种,而尤以《孽海花》蜚声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