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1 21:13:45 0

(原标题:年度书单 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戴维·洛奇的小说《换位》中有一个“羞辱游戏”:一群知识分子围坐在一起,轮流举出一本书的书名,这本书必须是游戏者自己没看过的,同时他假设在座其余人都看过;只要有一个人表示自己没看过这本书,游戏者就要加上一分;一圈下来,看谁的分数最少,就是赢家,分数最多的就是输家。在小说中,一位年轻讲师为了赢下比赛,不惜说出了《哈姆雷特》,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从没读过这本莎翁经典。结果他赢了比赛,但是几周后却被文学系扫地出门——连《哈姆雷特》都没看过,谁还敢用他做文学系讲师?
知识塞满我们的脑袋,却不总是有用。书单塞满了我们的收藏夹,却一本也没看完过。一生相遇的书太多,拿起的很少,看完的更少。在《如何谈论一本没读过的书》(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中,皮埃尔·巴亚尔告诉我们,没看过《哈姆雷特》也能教文学。这位“不读书大师”提出,读书最重要的是视野,如果没法把握内容,至少了解作品在书籍体系中的方向和位置(location)。因为一本书之所以有分量,乃是相对于旁边并排的其他书籍。每个想法之间的关系,远比想法本身更为重要。这种“不阅读”(non-reading)并非是拒绝阅读,而是为了掌握书的本质,是我们用来领会世界的一种方法。而谈论没读过的书,是真正具有创意的行为。
如此,年底收藏了一堆书单却来不及读的我们,好像愧疚感也少了一点。以下就是在2016年新出版和再版的书里,《离线》认为值得你了解其位置的书。我们把它们分为“现实”、“远方”和“科幻”,关于科技、新知、故事、视野和更大的图景,有的本身有其话题和地位,有的则能够带领你去了解一个领域或一些人。如果意犹未尽,还可以搭配延伸阅读,看看每本书的旁边还有哪些不错的新书。
今年早些时候,“误读”栏目介绍了著名的科普图书奖——英国皇家科学图书奖。中国的畅销榜和好书榜里还是难得见到科普和科技书的踪影,我们继续努力。

一、现实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必然》
凯文·凯利/著
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01)
一个作家是否足够有名,能否随处看到他的语录汇总可能是一个检验办法。从《失控》到《必然》,KK的每本书都会成为一个现象级话题。
新书《必然》围绕个人在信息流世界的生活方式展开,他提到了未来20年的12种必然趋势,比如,屏读、分享、过滤、重混、互动……“必然”这个词是某种决定论,必然似乎总跟自由对立,但KK毅然用它作为书名。但他又在开篇就小心翼翼地为你解释:“我说的必然是另一种方式。科技在本质上有所偏好,使得它往某种特定方向。”有人说,只把KK看成一个科技趋势的预言家实在太断章取义。为了避免如此,你也尽量别只看KK语录120。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硅谷百年史》套装
阿伦·拉奥/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09)
这套详实的《硅谷百年史》是全球首部硅谷编年体史书。1900-1968年是硅谷的创业时代,1965-1990年为创新史,从1990年开始,硅谷的历史必然打上了“互联网”的印记。书中案例都反映着硅谷的技术革新、艺术创造和社会革命。它不只是一个名字,作序导读的钱颖一说:“近年来硅谷人喜欢形容硅谷是创业公司的 栖息地 ,用一个生物学的术语来形容硅谷文化,的确耐人寻味。”
硅谷历史也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另一本书《创新者》生动地刻画出了数字时代的创新者群像,比如,图灵、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八叛逆”、乔布斯、拉里·佩奇。为这些创新者提供土壤的,硅谷绝对居功至伟。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成为乔布斯》
布伦特·施兰德、里克·特策利/著
中信出版集团(2016.10)
关于人物,今年出版了不少不错的新书,比如动画教父今敏的随笔集《我的造梦之路》、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造房子》,又比如科学科技领域的《道金斯传》、《硅谷钢铁侠》和《成为乔布斯》。乔布斯算是个老生常谈的人物。
这本书得到了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Pixar创始人埃德·凯特穆尔等人的采访支持与公开背书,暗示了乔布斯亲朋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的不满。这位为《华尔街日报》和《财富》杂志报道史蒂夫·乔布斯长达25年的作家通过几十年的采访和观察,加上走访乔布斯的家人、交好和同事,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如此轻狂傲慢的人却能高效地管理团队,继而改变世界?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07)
随着我们对阅读体验和移动设备使用体验日渐注重,一本书的纸质、字体的选择和排版的功能性和舒适度是否把握得好,成为我们拿起一本书后的判断。相应地,电子屏幕的界面除了排版,还要考虑动效引导。
让读者觉得一本书的排版合理的,是设计者运用他的经验和审美,在此之前他们可能用网格系统来辅助理解。《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详细地讨论了纸张的尺寸、点制、字体样式、分栏的宽窄、行距、页边距和页码等等。关于字体方面的常识,小林章的《西文字体》系列也值得一看。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吉卜力的风》
铃木敏夫/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03)
大多数人物传记总是令人失望的。原因之一,是写作者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关注什么,或他们认为读者们只想知道名人是如何成功的;原因之二,是传主通常不能或不愿足够诚实。几乎所有能做好这两点之一的传记都会成为佳作。
作为宫崎骏数十年的合作者、吉卜力的董事长,铃木敏夫同时提供了坦率和洞见。这里的坦率并不是为粉丝备足八卦,而是直接走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宫崎骏是如何创作的?在《吉卜力的风》中,铃木敏夫只是回顾了吉卜力每一部动画的创作过程,从故事的创意初期,到中间的创作问题,到吉卜力作为一家公司遇到的挑战,到宫崎骏和各种外力的对抗,到电影的发行。他说得云淡风轻,我读得惊心动魄。铃木敏夫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意犹未尽的话,还可以搭配宫崎骏的两本文集《出发点:1979-1996》和《折返点:1997-2008》。里面编撰了多部作品的立项书、相关访谈,能够更详尽地理解伟大的动画作品怎么从渺小的想法中茁壮生长起来。这是我所知道的最美的事情之一。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当呼吸化为空气》
保罗·卡拉尼什/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12)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0.12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2013年,即将获得外科教授职位的卡拉尼什被诊断出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余生。这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生命笔记。书里有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卡拉尼什现已离世。
舍温·努兰曾在《死亡的脸》中疾呼,临床医疗不应成为取胜的血腥行为,医者必须放慢速度,思考对病患有益的事。二十年后,卡拉尼什在这本书里做出了呼应。《死亡的脸》今年再度再版;另一本书《温暖消逝》也试图告诉我们,“死亡教育”是为了活得更好。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Algorithms to Live By: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
Brian Christian,Tom Griffiths
Henry Holt and Co.(2016.04)
在信息的洪流里我们需要一个好的策略来帮助筛选,于是,这本跨学科作品提出了“算法式的思维”(algorithmic thinking)。从找对象到找停车位,再到整理衣橱和与人交往,这本书试图用计算机科学的智慧帮我们解决人生问题,也提供了对人类心智的洞见。很难得,这不是一本空洞的口号式畅销书,而是用风趣的语言保证了扎实而连贯的见解。
如今算法已经深深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购物网站用算法推荐商品,GPS用算法推荐最佳路线,公司用算法筛选求职者,播放器用算法推荐每日歌单……关于算法,还可以关注The Master  Algorithm(中文版《终极算法》即将面市)。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Homo Deus: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Harper(2017.02)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在新作《未来简史》中,展望了人类变成造物主的可能性,书的封面说得简明扼要:让我们成为智人的,也会让我们成为上帝。他还预测了人类的另一种悲惨前景:AI取代了所有工作,人类成为“无用阶级”。听起来老套?但赫拉利的论证方式很独特,他用科学观撰写人类大历史,同时带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感染力。《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戴蒙德极力推荐赫拉利,不论如何,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明年的一个话题。
对宏大图景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关注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也就是《极简人类史》的增强版),以及著名博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的经典再版作品《知识大融通》。在专业领域越来越细分的今天,这种视野宽广、自如穿梭于多领域之间的作品总是令人眼前一亮。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The Gene:An Intimate History
Siddhartha Mukherjee
Scribner(2016.05)
几年之前有一本超好评的书叫《众病之王:癌症传》,普利策奖得主悉达多·穆克吉凭借丰富的资料和患者专访,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与癌症的斗争史。五年后穆克吉带来了新书《基因》,同样调查翔实,笔触优美。这一次他从家族的精神疾病史着手,探讨了一个更大的话题——遗传学如何影响了人类这个物种的未来。其中关于智力以及IQ的黑暗面的讨论尤其细致入微。
同样值得关注的新书是Cure:A Journey into the Science of Mind Over Body,这本书试图让我们理解精神状态是如何影响生理机能的。基因测序领域的科学狂人克雷格·文特尔的《生命的未来》也出版了中文版。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Women in Science:50 Fearless Pionee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Rachel Ignotofsky
Ten Speed Press(2016.07)
说出50位改变了世界的女性科学家,除了居里夫人和珍·古道尔,你还能想到其他人吗?比如计算阿波罗11号登月任务轨道的非裔美国物理学家凯瑟琳·约翰逊,比如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埃达·洛夫莱斯。这本精美的科学绘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从4世纪时的哲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希帕提娅,到1977年出生的伊朗德黑兰数学家玛丽安·米尔札哈尼,它告诉年轻的读者,在任何一个领域你都可以闪光。
关于女性科学家,今年还有两本非常优秀的书:Hidden Figures讲述了非裔美国女性对美苏太空竞赛中的贡献;The Glass Universe关注的是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世纪中叶雇用的女性,她们是解读、分析男同事的观测结果的“人体计算机”,也是无数重大天文发现的贡献者。

二、远方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
翟振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即将再版)
这是本探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哪一个更真的书。作者翟振明曾在美国多所大学哲学系任教,他在这本1998年出版的著作里预言了AI和VR将颠覆世界。人际遥距临境、在赛伯空间中操纵物理过程、赛伯性爱与人类生育、人格的超越性和不朽……除了描绘虚拟未来的面貌,这位哲学教授更想讲述的是虚拟未来的合理性。书里有很多思想实验(和灵魂画作),读起来实在很有意思。
和今年再版的休伯特·德雷福斯的《论因特网》一样,这两本书都在用哲学家的眼光审视网络环境和虚拟现实。人的肉身在虚拟未来中除了感官,还具有人格意义吗?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
史蒂夫·平克/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03)
我们太相信人类心智是幽深不可模拟的,而平克认为,设计完美的计算机,如果运行一个特定的程序,也能完成与心智一样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要接受心智计算理论,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人工智能的存在。他认为人的智能等于神经网络加上符号处理过程,也把心智能力拆解为四个:视觉感知、推理、情感和社会关系。
平克也在他的《语言本能》谈到“心智即计算”,他认为语言不是思维的唯一方式,心语才是思维的语言,是人们高估了语言的能力。我们一直坚信心智不容易被模拟,是不是太傲慢?另外,Are We Smart Enough to Know How Smart Animals Are?这本书则研究了动物的心智和认知。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七堂极简物理课》
卡洛·罗韦利/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05)
很难想象一本科普小书在意大利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几个月内加印18次,一拳击败长年占据畅销书榜首的情色小说《五十度灰》。
相对论、量子力学、宇宙的结构、空间的颗粒、时间的本质和概率、时间和黑洞的热,能让人想到的,就是各种冗长的方程和证明,而这本书只出现了一个公式。物理学家卡洛·罗韦用七堂课讲述20世纪以来现代物理学的伟大理论发现。“看不清的比看得清的更辽阔。”这些极简的物理课,不会简单到只剩下诗意的讲述。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万物解释者:复杂事物的极简说明书》
兰道尔·门罗/著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07)
兰道尔·门罗的《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和《万物解释者》都曾被比尔·盖茨拿在手里,他每年都会笑盈盈地出现在报道上列出他的年度好书。
科普漫画网站xkcd的“What If”栏目负责收集、回答网友的古怪问题,结果深受欢迎,作者将它们集结成《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而《万物解释者》则用最常用的1000个英语词汇来解释45种复杂事物,配以图表,亲子必备。让科技变得好玩和轻盈,不止一个人这么干,但门罗给他的书注入了幽默和博爱。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星际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
卡尔·萨根/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0)
这本老书被国内拿来重新精心设计,设计感似乎就得和科普搭在一起。《星际唱片》记述了旅行者1号和2号携带的那两张预计寿命长达10亿年、目标受众为外星生命的著名金唱片的整个来龙去脉。原书由卡尔·萨根带领NASA旅行者号原班工作团队撰写,书中的150张插图非常具体形象地展现意在与外星文明交流沟通的图画。
关于头顶的星空,我们还可以多读一些,比如《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25年太空探索全纪录》、《国家地理终极观星指南》。丽莎·兰道尔的宇宙三部曲《弯曲的旅行》、《叩响天堂之门》和《暗物质与恐龙》也即将再版。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Time Travel:A History
James Gleick
Pantheon(2016.09)
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史作家之一詹姆斯·格雷克今年也有新作推出。他此前的两部著名作品是《信息简史》和《混沌》,正是他的科普写作让“蝴蝶效应”等说法家喻户晓。这一次格雷科探索了时间旅行。这本书本质上是对时间想象力进行的一次文学探索——我们为什么要思考时间?时间的方向性为何如此困扰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求索揭示出意识最深层的秘密。以21世纪的科学史和哲学为媒介,通过文学获得魅力。
意犹未尽的话推荐搭配The Big Picture,诗意地探索了生命、宇宙、人类的起源。它的作者卡罗尔(Sean Carroll)也是一位擅长以朴素语言讲解复杂话题的作家。焦虑的时候读一读宇宙和时间的宽广,能够获得平静。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I Contain Multitudes:The Microbes Within Us and a Grander View of Life
Ed Yong
Ecco(2016.08)
这本关于微生物的新作真是意外的惊喜,它入选了数不清的好书榜,也获得了多位离线作者的推荐。透过微生物的眼看世界,对地球生命的理解会大大不同。在我们粗糙的感知能力之外,还有一片蓬勃的生机,生命的复杂性近在眼前。
本书的作者是新晋华裔科普作家勇埃德,被称为与卡尔·齐默齐名的当代最优秀的科学记者。书名则出自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
Do I contradict myself?
Very well then I contradict myself,
(I am large,I contain multitudes.)
是不是太美了?
三、科幻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雷·布拉德伯里短篇自选集(共四卷)
雷·布拉德伯里/著
新星出版社(2016.06)
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是一位在科幻、奇幻、恐怖小说三界都获得终身荣誉的类型文学大师,他也因此被视为将现代科幻领入主流文学领域的最重要人物。
今年这套四卷本短篇集,是他回顾自己60年创作生涯,亲自挑选出的100个最喜爱的短篇故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老雷,一个跳跃在类型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孤独行者。这些曾发表在各大知名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奇诡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叙事技巧,勾画出一个个异彩纷呈的幻想世界。封面美好,想收集一套。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Nature杂志科幻小说选集(第二辑)》
亨利·吉/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12)
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许多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首次面世都是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发表在这里。而在严肃学术之外,《自然》也进行着一些新的尝试。1999年11月4日,杂志130岁生日之际,“未来”栏目正式与读者见面,到2006年底停版为止,一共刊登了150多篇科幻。
这些作品的作者既有阿瑟·克拉克、厄休拉·勒奎恩等大师,也有热爱科幻的读者和写作科幻的科学人士,比如NASA的天文学家G.A.兰迪斯、生物学家J.科恩等,甚至还有一位11岁的小女孩。由于版面所限,每篇小说只能有850-900个单词,点到为止,但其中浓缩了对技术、人和社会的思考。《自然》杂志刊登科幻小说,也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啊。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上帝的图书馆》
司各特·霍金斯/著
天地出版社(2016.04)
当代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幢普普通通的房子里面是上帝的图书馆,现任上帝“父亲”六万年来积累的知识存放其中。而现在父亲失踪了。他的孩子们将展开可怕的竞争,争夺图书馆的控制权。因为拥有这座图书馆的人,可以完成各种奇迹,包括改变星星运行的轨迹、熄灭太阳、创造自己的宇宙——也就是成为下一个上帝。
西式所谓史诗奇幻看多了觉得都差不多,而这是一本没有落入任何俗套的现代奇幻。细腻,鲜明,在最残酷之处仍然不动声色,描摹尽状。如果你厌倦了旧日奇幻的套路,那绝对要来读一读这本。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United States of Japan
Peter Tieryas
Angry Robot(2016.03)
轴心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胜,时间到了1980年代,美国早已不复存在,西海岸成了一个科技发达的后赛博朋克世界——大日本合众国。日本受到全体美国人的崇拜,除了“乔治·华盛顿小分队”——一支影子般的抵抗组织。他们最新的颠覆策略是散播一款非法的电子游戏,游戏要求玩家想象,如果同盟国在二战中战胜,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Peter Tieryas又是一位近年崭露头角的美籍华裔科幻小说家,同时也是电子游戏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他深受菲利普·迪克《高城堡里的人》的影响,并沿用小说中日德划落基山脉而治的设定。一方面批判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与扭曲,另一方面又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浸染,机甲战士、电子竞技等日式元素无所不在。中文版《日本合众国》也即将由新星出版社幻象文库出版。

科技书单:科技青年的2016藏书指南

《银带》
凯文·凯利、史蒂夫·马塞罗尼/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01)
KK和他的小伙伴们悄悄地创作的漫画故事,在2015年众筹出版了,今年也在中国同样以众筹出版。与KK谈论科技和互联网经济不同,这部漫画在硬科幻的外表下探讨的是生与死、善与恶、救赎与毁灭。
美漫风格,情节紧张,故事惊悚,混合了神秘主义色彩和谋杀。漫画希望表达这样的主旨:技术也可以有精神。我们说的不仅仅是智能,还有意识。KK预测,中国很快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机器人生产国和消费国。因此有必要现在就开始排练一下,当遇到一个机器人告诉你他有灵魂时,你会怎样回应呢?
(协力:纪宇彪。书目由不知知、Cris、陈楸帆、邓思渊、Tony Yet、张亮、陈一斌、梅莹、刘梦溪、陶子共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