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叶开老师推荐文言文入门学习书目 这些年,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一个概念——“国学”——在各级人士的力推之下越来越热,而其中所谓的“国学经典”的“三百千”外加《弟子规》,因一些新晋儒学者的策划和有关部门的强力推动,成了很多人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排它性阅读选目。 《四书五经》这类“国学”经典,有一种很大的概念套换,类似马路上的套牌车,在路上肆意横冲直撞而不怕交通违章,因为这些书是“国学经典”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要说经典,只能说是儒学经典。这些其实应该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已经被很多人混淆了。例如,在先秦“诸子百家”时期,除《论语》《孟子》《诗经》之外,还有《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可读,但以“儒”而排他,则几无可读之书。 先秦时期有各种学术团体,也有类似于齐国都城临淄官办的世界第一高等学府“谡下学宫”这种大型学术机构。“谡下学宫”以“黄老之学”为核心,兼收并蓄,包容其他各派,兴盛时曾有七十多人得到了上大夫的待遇或官职。孟子、荀子等,都曾在这里学习,研究,而《管子》《晏子春秋》等都在这里编撰,对后世影响深远。那位初中课文《劝学》的作者荀况,作“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名言,曾在谡下学宫这所魔法大学里担任过三任校长(祭酒)。不过,《荀子》近“黄老”而远“儒家”,所以历代都被儒家、官府和士子冷待。 先秦文明蓬勃期的一个华夏文明的巅峰状态。这个时期,思想丰盈,可惜现在很多思想和著作都读不到了,如《宋子》《田子》《蜗子》《捷子》等。这些书,有些是被“焚书”毁掉的,有些是被禁书毁掉的,有些是被排斥毁掉的,有些甚至是被官定大型“类书”遗忘掉的。例如曾经影响爆棚的杨朱和他的极端个人主义色彩的学术流派,现在已经不能看到全貌了,也没有《扬子》一书可读。然而,《孟子·滕文公》里写到,在他生活着的当时,“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可见当时“儒家”并没有一家独霸天下,甚至还没有进入前几名。 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理解华夏文明的源流,还是要打破狭隘观点,拓展视野,更多地接纳“诸子百家”的思想,而丰富自己。即便是“儒教”独霸天下时代,君主们还是“外示儒术,内用黄老”。汉文帝就是“黄老之学”的专家,他在吕后专政,几乎杀尽刘家子嗣时,和母亲偏居塞外,独得保全性命。后来得到反击吕氏党族成功的老臣们的拥戴登极之后,汉文帝又行“无为之治”,修生养息,而在二三十年间,让秦末凋敝的中原地带,重新焕发生机。历代君主权臣,大都是“内用黄老”的,这些,却不太跟草民们讲。 因此,在谈到传统文化时,我们还是要兼收并蓄,拓展自己。同时,也不必迷信古人,更要谨记做一个丰盈独立的人,挺直腰板,放眼世界和未来,而千万不要学习“磕头国学”,让自己成为一个“磕头专家”或“跟屁虫”。 我个人认为,《千字文》和《四书五经》可以读,但《弟子规》是不必读,而且非常不必读的。我个人认为《弟子规》是一本腐朽的书,而且是“伪书”。具体原因,可参考叶嘉莹教授的学生黄晓丹博士撰写的文章《<弟子规>的前世今生》。 中国文化有多重源流,我们可以把主流文化传统简单地说是“华夏文明传统”,但因为历史悠久,外族入侵太烈,而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一阵阵断裂,一阵阵被掺水,一阵阵被误导,甚至被有意修改。 在传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秦代以来百代演变,最终变成了一个极其僵化的“百代无非秦政制”的毫无生气的局面。这种局面是各种合力推动的,可以说是华夏文明最终到了僵尸状态的一种宿命。我不简单地推赖给外族入侵,推赖给“封建社会”,推赖给“中央集权”。毋宁说,更愿意有点消极地归为“命运”。在这个长达两千年的“秦政制”集权下,皇权兴盛,民生兴盛;皇权衰败,民生凋敝。造成了一连串的熵化效应,也长期以来,让人产生了分裂就是苦难的认识。上古华夏文明有多个源头,到了“秦政制”大一统之后,其他源头被掐断了,被修改了,而不为庶民所知晓,我们只知道,只懂得,只欣赏“黄河文明”“中原文化”,而不知道其他文化,鄙视其他文化。 我是广东雷州半岛土人,长期对自己的“没文化故乡”有自卑感。 只是到了前些年读了美国伯克利大学历史系汉学大师薛爱华教授的名著《朱雀-唐代中国南方意象》之后,才找到了自信心:原来,早在唐代,我的故乡雷州半岛一带,就是物产丰富,民风淳朴的好地方,也是朱雀(孔雀)的故乡。再结合阅读“唐传奇”,才发现,在当时的很多作家学者眼里的南方,是丰富多彩而神秘的,这里通常治会发生神奇的故事。 一说话就长。 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基本采取兼收并蓄,什么都读的态度,尤其是长期被官方文化压制的“传奇”“小说”类文本,更是了解古代文化,进行“文言文”入门学习的最好材料。 叶开老师推荐文言文入门书目 ✎第一类 先秦时期没什么可以推荐的,基本上那些书大家都知道,《论语》《诗经》《老子》《庄子》是基本。 《论语》 《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老子》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庄子》 庄子,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论语》版本太多,注释太多,不知道推荐哪一种才好。我觉得辅助阅读的话,顾随先生的《中国古典文心》很好。 《中国古典文心》 本书是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问与人生的巅峰之作,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精准详实的记录。南怀瑾很多正经人不屑,我觉得他的讲稿《论语别裁》很好,可读; 《论语别裁》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诗经》推荐程俊英教授注解和翻译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版本。 《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老子》《庄子》也可以自己去找不同版本,小学生可以看看蔡志忠的漫画。 《蔡志忠古典漫画》 蔡志忠将经典漫画化与白话化,让现代读者轻松学习经典、吸收智慧。作品在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总销量逾三千万册。南怀瑾先生讲儒家经典被诟病,但是他本是“道人”,他讲《老子》《庄子》,学者们就没有办法置喙了。我推荐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老子他说》《庄子南譁》,都是南怀瑾先生的讲座整理稿。搞学术的人,可以找陈鼓应教授注释的版本,中华书局有出版。 《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庄子南譁》 南怀瑾先生以博学的知识与深邃的理解分析庄子所引用的、涉及的、相关的例子,分析这些例子的背景与背后的意义,使庄子的文章通俗易懂,也让读者在大笑之后能够浮想联翩。✎第二类 《山海经》《世说新语》《搜神记》 《山海经》各种版本太多,现在还有漫画本,各取所需。学术点的是袁珂先生注释本,普通读者入门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陈成注释本。《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世说新语》也是版本众多,我推荐**杨勇教授的注释本。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出版的图书,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没有仔细研究过版本,只能推荐中华书局的。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第三类 唐传奇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高峰,故事神奇有趣,语言清醒自然,前后都无法超越,是学习文言文的首选。这跟那个时代的思想比较自由有关,也跟唐代的外向型社会人格有关。从边塞诗到唐传奇,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和作家都爱大范围地游历,到处吃喝,到处结交朋友,到处写诗作文。 唐代牛僧孺《玄怪录·续玄怪录》、裴铏《传奇》、段成式《酉阳杂俎》。这些都是中华书局版本比较靠谱。关于唐传奇选本,推荐汪辟疆的《唐人小说》和汪聚应的《唐人豪侠小说集》。 《玄怪录·续玄怪录》 牛僧孺《玄怪录》(宋人改称《幽怪录》),是唐代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长期以来见不到传本。《玄怪录》最早著录于《崇文总目》小说类,十卷。《传奇》 裴铏著有《传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多记神仙恢谲之事。其中《聂隐娘》一篇,亦见袁郊《甘泽谣》及段成式《剑侠传》。(此书系明人伪作)原书久佚,仅《太平广记》所录四则,得传于今。《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唐代小说,作为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唐人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 选集﹐今人汪辟疆校录。《唐人豪侠小说集》 唐人小说创作中,豪侠这一题材类型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说流派,称之为“豪侠小说”。✎第四类 宋代苏轼《东坡志林》、洪迈“笔记小说”《夷坚志》,中华书局。 《东坡志林》所记真实虚幻交加,而行文简介明了,少夸饰而多情致。 《东坡志林》 《东坡志林》,宋苏轼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洪迈《夷坚志》内容庞杂,记述有序,文字有唐代遗风,而气象不逮。 《夷坚志》(共四册) 《夷坚志》是汉族文言志怪集。南宋洪迈撰。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袁枚的《子不语》,语言胜于蒲松龄,而谈神说怪也过之,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 《子不语》 《子不语》,是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笔记小品,共二十四卷。其得名源于《论语·述而》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所记正是孔子所“不语”者。多记述奇闻异事、奇人鬼怪,全篇行文流畅。蒲松龄《聊斋志异》,推荐中华书局版。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极高的艺术成就。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推荐中华书局版。 《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纪昀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庆三年(1798年)间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第五类 《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中华书局版吧。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千家诗》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订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古文观止》以“儒家”视野选文,风行已久,相关选文中规中矩,可以作为启蒙类入门,不过,选编者吴楚材、吴调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人,只是“定稿付梓人”吴兴祚的两广总督身份,使得这部选本具有了广告、推广的巨大效应。我没有研究过吴兴祚,他称从子楚才“潜心力学”,从孙调侯“奇伟倜傥”,看起来有让这两位“官二代”吃老本自己的意思。有意研究的学者,不妨从这里深挖一下“八卦”。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观止”一词表示“文集所收录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古文观止》完全不能跟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抄》媲美,盖因曾国藩一代权臣,视野深广,非吴兴祚等能比。奇怪的是《经史百家杂抄》却默默无闻。 《经史百家杂抄》 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明代进士刘士璘编的一本选本《文致》从趣味、人性出发,选的都是个人情趣很高的文章,而不是《古文观止》那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官家视野。这本书也非常好,可惜已经不传了。 《文致》 明代进士刘士璘编的一本选本,它是历代散文小品的结集,所选作品的风格明显表现出明末的时风与文风,表现出了编选者的情操和审美意趣。另推荐清代张伯行编订的《唐宋八大家文钞》,点评精当,指陈不足,都有观点。中华书局版。 《唐宋八大家文钞》 张伯行选本在茅坤选本基础上,加以精选,全书19卷316篇,可谓茅坤选本的精编本。由于篇目选择得当,篇幅适中,便于普及,因此刊行之后,受到读者欢迎,成为明清时期*为流行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 ✎第六类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彭玉平评注,中华书局出版。 查了一下,没想到《人间词话》已经成了热门,各出版社各种装帧设计版本,竟然都销量很高。我就不再饶舌了。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在七十年代末,很多老教授都“无事可干”,非常便宜,可以当作苦力来用,因此这本“鉴赏辞典”里给每一首诗撰写评价的都是学术大家,此后再也不可能聚集这样高水平大家一起做这样的事情了。 《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为文学鉴赏辞典系列的第一部。选收唐诗名篇1105篇,由萧涤非、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古典文学专家撰写赏析文章。所收唐诗作品面广,各种艺术流派的诗篇兼收并蓄,较全面地展现了唐诗绚丽多彩的艺术风姿。三联出版社的钱钟书选本《宋诗选注》,好像有人贬过,不记得说什么不好了,但是我觉得钱钟书先生的眼光还是值得信赖的。 《宋诗选注》 《宋诗选注》是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之一。卷首之序为钱钟书先生多年潜心研究宋诗之后写成的一篇重要诗学论文。文中不仅对宋诗的历史地位及其成败得失,见解独到,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理论多所建树,而且对诗文选政颇有创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施蛰存《唐诗百话》。施蛰存先生是博学鸿儒,《唐诗百话》也是他复出之后的力作,凝聚了他一生的经验和作为优秀小说家的独特敏锐,可谓是进阶唐诗的最权威著作。被哈佛大学等用作汉学教材。 《唐诗百话》 《唐诗百话》是著名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佳作。该书体裁既宏观的诗史的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更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潘向黎《看诗不分明》。潘向黎是我的好友,她出身诗书世家,从小熟读古诗唐诗,这部《看诗不分明》是她在报纸上开专栏的结集,短小精悍,有趣好玩,《唐诗》入门首选。 《看诗不分明》 潘向黎女士写的关于一些和古诗有关的小文章。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