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吃是文化,是学问,也是艺术。有人说,从饮食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是宴会,而《红楼梦》则是饮食百科全书。吃,是件大事情,但美食家却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就连《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资深美食作家陈晓卿在新作《至味在人间》上市之际时都谦虚地对记者表态,自己不是美食家,只能算作“美食工作者”,因为真正的美食家要有家传,要有家族的基因在里面。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找找那些经典美食书籍里的文化基因。
清代大学者袁枚在治学之余对饮食文化也情有独钟。他的声望与地位很高,使得他常常成为社会名流宴请的对象。而他每次遇上美味佳肴都要让自己的家厨向主人的厨师学习。 “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礼。四十年来,颇集众美。”他将四十年来品尝的各家拿手菜辑录为这本“全明星阵容”《随园食单》。这本美食文化中殿堂级的著作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水族无鳞单、杂素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菜酒单十四个方面。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广受追捧。
按照陈晓卿的说法,唐鲁孙就是真正的美食家。他是满族镶红旗后裔,曾叔祖父长叙,官至刑部侍郎,其二女并选入宫侍奉光绪,为珍妃、瑾妃。唐鲁孙是珍、瑾二妃的侄孙,他七八岁的时候,进宫向瑾太妃叩拜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 唐鲁孙毕业后外出谋职,游遍大江南北,1985年病逝于**。唐鲁孙见多识广,对北京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宫廷秘闻尤所了然,有民俗学家之称。加之出身贵胄,有机会出入宫廷,亲历皇家生活,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他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唐先生以其博闻强记和细腻动人的文字功夫,写下中华吃文化之精髓所在。要说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当首推唐鲁孙的作品。
中篇小说《美食家》围绕个人命运的沉浮展示了姑苏城饮食生活的变迁。小说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陆文夫的个人经历。小说中的席案铺陈,精于治馔的品位在历史的动荡面前显出小来,饮食这么温柔的东西,有时候竟也体现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时过境迁,倒是“食”显永恒。
金庸曾说过,大陆“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当推汪曾祺和邓友梅”。汪曾祺的嗜吃,在文学史上可谓是出了名的,不仅在于他会吃,更在于会写吃。他一生文章无数,但涉及最多的、写得最好的当数“美食”。本书中,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他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逯先生是钱穆弟子兼学者,写的东西有文人气,逯耀东曾在**教历史,开了“饮食与文化”课大受学生欢迎,把掌故与资料提升到文化的层次。所以,这本书说的是“食谱”,满纸却透着历史、诗词、民俗与名人典故,兼具忆旧故事和学界考据。其对海派菜延及海派文化发展流变的归纳尤其精彩,让人在读得满嘴口水之际字里行间不经意地侧漏一种“这是考点,大家用笔划一下”的学霸范儿。
陈晓卿将文字化作原料,以散文为碗钵,佐以故事人情之盐,把关于食物的私人记忆蒸炒煎炸而成此书。从千里之外的江湖至味到内心深处的家乡味道,从四面八方觅食的扫街嘴到饮食变迁的沧海桑田,从食客厨子店小二谈到饭菜与共那一人……他说:“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陈晓卿强调美食的地域性,认为好多美食是离不开故土的,只能在当地好吃。此外,他对潮汕美食十分推崇,直言:“如果没去汕头,就说尝遍中国的美食,这是一个笑话。”
《雅舍谈吃》展示了文学大家梁实秋先生一生在饮食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老北平著名馆子正阳楼的烤肉、东兴楼的锅烧鸡、厚德福的瓦块鱼到家常风味的炸油鬼、芝麻酱烧饼、窝窝头等, 声色味俱全。梁先生小时家道殷实,但他对吃只以美味而论,平民化的油条、窝头都爱,犹如他的散文绚烂之极归为平淡,用文字成就了一缕缕关于吃的文化记忆。作为一名文化“吃货”,他在其他文化名人的饮食文章里出镜率也很高。
在北京,“吃主儿”不是厨师,而是有一套“信条”的资深吃货,他们的精华在于:不甘心于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而是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身体力行不断尝试,会买、会做、会吃、会疼惜食材,讲究不糟践东西。本书作者王敦煌的父亲是著名文化大家、文物专家王世襄老师,老爷子带领着全家不仅爱吃会吃,还特别琢磨吃。王敦煌自然从小耳濡目染,在书中写尽家风,穿插历史故旧,集八卦、菜谱、人文关怀于一身, 比时下靠照片晒微博炫朋友圈的所谓“美食达人”高出无数个段位。 这本书不光写吃,还从买菜选料开始解剖分析,比如几月份萝卜适合作汆儿?茄子怎么选?大闸蟹如何挑?羊肚用啥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