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整年工作都是过饱和状态,读书反而成为一种忙乱之外的休闲。作为一个自然控和科普作者,各类自然科学题材的科普书是我近些年最喜欢看的。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会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人从日常平庸的见识中开拓眼界,科学的认知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如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2015年读过的书里选出了觉得可以排到前九位的推荐给大家,是个人觉得信息量大、干货多且比较有趣的。只是读书就像吃饭,众口难调,不保证每个人都喜欢,各取所好吧,排名不分先后。 1.《第六次大灭绝:不自然的历史》 说起来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总觉得大灭绝时代都是过去的历史,可这就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你我现今生活的“人类世”。因为作者的冷幽默和译者的恰到好处,让这本书变得趣味性很强,引人入胜。从小就知道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可是这个理论是怎么来的?经历了哪些争论?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灭绝了哪些物种?这些问题都没有细想,但是在《第六次大灭绝》里都找到了答案。十三个章节个个精彩,最后长长的参考文献也体现了此书的靠谱和严谨程度。(伊丽莎白·寇伯特,天下文化出版社) 2.《众病之王:癌症传》 这是一本长达三十六万字的史诗巨著,刚入手时还有点犹豫,开卷后就手不释卷了。看了书才知道,癌症的发现、研究和治疗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历史,从一种化疗药物到多种化疗药物的尝试,再到放疗技术的发展;从癌症的表象到内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原癌基因到病毒;从不被关注到争取社会支援;每一步的发展都让人感动,让人更加热爱科学。感谢诸位科学家与癌症病人,让我们越来越接近癌症的真相,越来越接近对抗癌症的正确方法,也感谢作者,将一切完整、完美地奉献给读者。若家人朋友不幸患上癌症,可以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阅读,认知疾病,积极治疗。(悉达多·穆克吉,中信出版社) 3.《舌尖上的历史:食物、世界大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被标题迷惑了,其实和舌尖并没有关系,原书名为“An Edible History of Humanity”,只是借用了“舌尖上的”体,差点因为嫌弃标题放弃此书,还好没有。这本书的选题角度非常特别,用和人类有重要关系的食物,串联起人类历史。从人类学、经济学、物理学、化学、军事多个角度,讲述了食物的发展对人类、对社会的影响,让人通过食物理解了很多社会问题,干货满满,非常长知识。看完书的后遗症是,吃到日常食用的玉米、白糖、土豆,目光都会不一样了呢。(斯坦迪奇,中信出版社) 4.《“寄生虫博士”和你聊聊寄生虫》 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寄生虫科普图书。作者藤田紘一郎是寄生虫学领域的专家,研究了多年寄生虫学,这使书在专业知识的靠谱程度有了保障。很多专业研究者在专业科学知识转化成科普的过程中会犯学术化还不自知的毛病,但是藤田教授完全掌握了通俗化科普的技能,本来蛮吓人的寄生虫在藤田教授的画风里变得贱萌又可爱,各种小插图看得人会心一笑,写实的寄生虫照片就有点吓人了,尤其是寄生人体出现的病症。寄生虫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寄生虫。市面上关于寄生虫的科普书不算太多,入门级别强烈推荐这本。(藤田紘一郎,瑞昇出版社) 5.《可爱怪畜生》 这本书出版于2007年,是朋友购得转送给我的,感激涕零。书里介绍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物种,海陆空通吃,长相怪异或者习性古怪,却都是真实存在的生物。作者早川育夫并不是生物学家,而是个设计师,书中每个生物是一个对开页排版,银魂风的标题,物种的趣怪介绍,资料信息加插图,每张插画都很灵动,栩栩如生。观感是作者的吐槽功底已达八级,对物种的吐槽式介绍让人忍俊不禁,同时还能获得知识,知道除了人类之外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好玩的生物,真好。唯一遗憾的是由于出版年份久,加之台版书本身的购买渠道不多,市面上已经很难买到。(早川育夫、寺西晃,时报文化出版社) 6.《看不见的森林》 这是一本真正的森林观察笔记,作者无疑是一个渊博的生物学家,或曰博物学家,才能对林间属于自己的一平方米地域的小天地进行持续一年的观察,做出这样细致的记录。全书信息量大得惊人,密集的知识点让人惊喜连连,同时大量的术语和比喻,让我一个学动物学的都要看完后再反刍咀嚼一下才能消化完全。虽然读起来略吃力,翻译也有少量错误,仍然是值得推荐的好书,踏实、诚恳、细致、严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既宏大又细腻,科学又不失趣味。(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商务印书馆) 7.《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这是一本说蚯蚓的科普书,中文标题起得很不错,含义丰富。与很多优质科普书一样,《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贵在选题小而独特。你知道每条蚯蚓身上的斑块都是独一无二的吗?你知道蚯蚓是如何交配繁殖下一代的吗?你知道蚯蚓的再生能力有多强大吗?你知道地球上有长达一米的巨蚯蚓吗?你知道蚯蚓也会阻碍人类活动吗?你可以叫出一只蚯蚓的名字吗?……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达尔文是蚯蚓的超级粉丝,晚年把所有时间都用来研究蚯蚓,出版了封笔之作《腐殖土的形成与蚯蚓的作用》。如达尔文所说:“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除了有趣的蚯蚓小知识,译者根据专业知识做的批注也可圈可点。(艾米·斯图尔特,商务印书馆) 8.《猿猴家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几年前就看过张鹏老师写的《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与《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相比这两本的学术性,《猿猴家书》以猿猴写信给猴博士解答疑问的方式传达知识,更具备大众科普性。书里有大量的照片和插图辅助描述,让读者看起来更为直观,其中很多照片都由作者在各地进行科研考察中拍摄获得。书中涉及进化、分类、繁殖、行为、社会交往等丰富的灵长类动物知识,其中为了体现人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区别,作者还使用了大量自己的照片作为对比,真是萌萌哒。对喜欢猎奇的朋友来说,这本书也是冷知识集中营,比如说猿猴也有血型、野生猿猴都不吃香蕉、人类会得痔疮是直立行走的代价等。(张鹏,商务印书馆) 9、《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这本书出版有些年头了,因为读书时物理差,看到量子物理就望而却步了。在某个时期,同时有几个朋友推荐,就在Kindle商店买了。开卷就发现,作者实在是太厉害了,一个理科生能把这么枯燥的东西写得这么传奇和生动,连我这等物理学渣都看得津津有味,想想如果在高中时看了这本书,或许就没那么讨厌物理了吧。一个个物理时代,一代代的物理学家,看了这本书之后才能串起物理书里那些赫赫有名的科学家的时代和名称,串起一些物理术语。除了知识,书里的各种学术八卦也是一大亮点,总之各种有趣,也难怪此书多年都保持超高人气。(曹天元,辽宁教育出版社) 最后再附送一本科普书推荐吧,虽然不是2015年看的,由于非常喜爱,特别推荐一下。 10、《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 书好,翻译得也好,全书充满英式冷幽默,仿佛都能从文字里看到作者的吐槽。书里都是神人(听起来很惊悚但的确是真事),为了证明科学理论,有亲自拿黄热病毒感染自己的,有喝霍乱菌的,有吃寄生虫的,有拿毒气麻醉自己的,有往自己的心脏插导管的,有玩命实验高空高速的。看完之后对这些为了科学不惜赔上自己的身体做自体实验的科学家充满崇敬和感激,不信科学真是对不起这些玩命献身科学的人。 (特雷弗·诺顿,科学出版社)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