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大家继续求学、工作,丰富了人生阅历,也丰富了阅读和思考的深度。以下书单是来自10位不同专业、不同经历的北大毕业的同学,来为大家用心推荐了那些有价值、有想法的书。 “印度三部曲”-V·S·奈保尔推荐人:野马 国际政治经济学本科,后游学和工作二十多个国家,从事传媒、互联网、消费电子多个行业,现在某中国公司外派澳大利亚负责整合营销传播工作。 对国际关系相关专业学生而言,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算是理性教材的感性补充。无论历史、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印度都不失为中国的好参照,这套书都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中国身边这个不曾熟络却不容小觑的角色。 泰晤士报评论这样评论此书:“本书颇为激烈,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以更敏捷、更有成效地指出问题所在,远胜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们以及各种专家。”奈保尔作为一个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出生长大、接受英国牛津正统精英教育、而后又回溯自己的印度传统的作家,他的人生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极佳的全球历史的见证。面对印度,他既是过客,又是故人。他以复杂的心态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三次游历印度,写下了这套传世之作。 毕业后的六年间,我也为了求学和工作在很多个国家辗转,回头审视自己的社会文化属性,也会对精神原乡和时代变迁中的中国有类似的感慨,重读这本书也不断会有新的启示。今世人中把这种情感写的最迷蒙却也最深刻的,奈保尔举世无双。 《文明与野蛮》 – 罗伯特·路威推荐人:hokey 本科外交学专业,去法国扯了个硕士的证。由于该项目英文授课,于是时至今日仍不懂法语……现在专职往大家心爱的游戏和应用里安插小广告…… 这是一本专门写给人类学门外汉的书。没有艰涩的理论和概念,没有云里雾里的论述。如果一定要给这本书做个评价,那么“有趣”可能是最合适的词。 古罗马人有整洁的城市,而17世纪的柏林市民却在街道养猪。印第安人的非法性交诚然多于欧洲中产阶级家庭,可若把欧洲乡间风俗和城市中的卖淫也加在里头,然则印第安人怕是还要显得规矩些……文明的未见得一定文明,野蛮的有时或许比文明的更加文明。文明和野蛮就像两支缠绕而生的藤蔓,撕扯不断,绵延开去,这才构成了一整个人类文明史——这便是人类学研究中让人心中小鹿乱撞的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的中文译本是吕叔湘先生于八十多年前的成果,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如今分分钟碾压一部分人(比如我自己)的才情储备。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朱苏力推荐人:一克拉 考古学本科,历史地理学硕士,毕业后回到魔都从事文字出版工作。 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的这本成名作,在全中国的法学院都是无需推荐的。但如果只是向法学专业的读者推荐,那么对这本书是很不公平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并没有今日法学论文中所常见的学究气,讨论的又多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话题和现象,所以对“外行”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而对于此书的“老读者”来说,重温此书,可能会不禁感叹:在那样一个没有“公知”和CSSCI的年代,法律文章居然可以写得如此真挚,如此纯粹。 如果要叙说新中国法学研究的历史,《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不可能绕过的作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革开放后中国法学研究的传统,也要从这本书来说起。因为在当时,中国法学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传统,很大程度上附庸于外国理论,充当他人的注脚;甚至对一些中国法律学人而言,他们只能在外国理论中找到精神家园,面对中国问题反而只能尴尬地失语。而苏力老师在这本书中的贡献,不仅仅在于提出“本土资源”这一概念(类似于费孝通提出“文化自觉”),而更在于他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如何接地气地研究“中国问题”。(好书推荐尽在:www.tuijianshu.net) 《个体化》-贝克夫妇推荐人:Sean 本科和硕士都是社会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互联网公司研究用户,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和人聊天…… 评价一本书的价值,应该是你会重读几遍。这几年重读最多的一本书莫过于这本《个体化》。 如果喜欢观察生活,就会发现从雨后春笋般的中国自媒体,到全世界扩散的airbnb、uber个体户,甚至是剩女恨嫁、一人食,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等各类社会文化现象,处处可见“个体化”的种种迹象。而每次想要找到解释时,就总可以在这本书中碰到颇具洞见的只言片语。比如这句:“结婚是一项有风险的个人事业,没有任何有效的保险。”其实何止婚姻,现如今谁能真正为你的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呢?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重读的书,它能让你换个角度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从中发现未来世界的蛛丝马迹。 风险提示:此书偏学术烧脑,非畅销书籍,不适合快餐式阅读。 《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推荐人:FM 本科数学专业,研究生转投教育经济学,毕业后在教育部某事业单位闲云野鹤了三年,目前为北京市某机关公务员,过上了全年无休的幸福生活。 你有没有想过:为何现在的孩子如此早熟? Neil Postman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用《童年的消逝》一书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准确预测出了当今这种社会现象,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思考。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主要回答了四个问题: – 童年是从来就有的么?这一看似无厘头的问题其实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偏远农村长大的孩子,根本没有儿童和成人之分,只有能干农活与不能干农活之分,孩子很早就进入了成人社会。Postman认为,是印刷术和教育的普及之后才产生了童年。 – 童年在消逝么?Postman认为,电视等可视化媒介的普及和社会的娱乐化倾向,消除了成人和儿童间接受信息的隔阂,儿童迅速成人化。 – 童年正在消逝,那成人呢?曾几何时,萌萌哒成了网络流行语;曾几何时,卖萌成了一项事业。Postman犀利的指出,在泛娱乐化的影响下,与儿童成人化相伴而来的,是儿童化的成人。 – 童年消逝了会怎么样?Postman也不知道,本书用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童年消逝了又怎么样呢?早熟的00后们,有着比我们精彩得多的生活。儿童,又何必要在成人的设计下成长呢?童年从无到有,再漫漫消逝,可能就是个自然的过程,又何必为此自寻烦恼呢? 当然,读完这本书后还是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面对,你能为自己孩子的童年做些什么呢? 《超级聊天术》-斋藤孝推荐人:刀刀 空间物理学本科,用望远镜观察地球以外,认知心理学硕士,用脑电波研究脑壳以内,均无所得。毕业后从事互联网工作。 这是一本教人如何与人“闲聊”的书,作者斋藤孝是一位日本教育学者。 只看封面的话,会很容易以为又是一本言过其实的“人脉养成”类成功学教材。不过只要随便读两页就会立刻觉得亲切又有说服力,开始不住地“哦…好像是这样…”“说的没错…” 作者说“闲聊不需要结论”,“不要先从反对意见说起” ,“不要总是用谈论‘自己事情’的方式来回应”,“不要总是追求‘最后的笑点’,也不用担心冷场”,“每次都只是回答对方的提问还不够”……每个小观点都有生动的对话示例,也有恰到好处的原因分析,比如“因为怕丢脸而不敢开口,终究是过分在意自己而产生的想法,并没有想到和你谈话的对方”。 总之,这是一本很实用又蛮温暖的书,其实和不熟的亲属聊天、和老年人聊天、和刚认识的朋友聊天,甚至和领导聊天,都难免有不知聊什么的时候,这本书里的态度和方法应该可以帮到你。这也是那种读完之后会觉得“这本书才应该拿去做中学教材啊”的书。 另外,这本书的结构本身也是“闲聊力”的一个很好的示范,作者不急不缓,不掉书袋,拉家常一样,观点却依然被阐述得逻辑清晰又完整,读起来格外轻松。 《天朝的崩溃》-茅海建推荐人:蔡一笔 本科经济方向,毕业以后专注于国内某金融集团,七年未痒。 我们近现代史教育的一个略显纠结之处在于,一方面不断灌输某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必然;另一方面则在有意无意的强调一些偶然因素,让人产生一种虚幻的期望,似乎多两个能臣良将历史就会完全不一样。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历史多少有些暧昧不清的感觉。以鸦片战争为例,一方面盖棺论定地写着腐败落后的清政府必然战败,另一方面则是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的认为,如果重用林则徐等一干能臣,失败又是可以避免的。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这本《天朝的崩溃》用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答案。在一个全面落后的制度环境下,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不存在任何侥幸的可能,甚至一些作为正面典型被歌颂的人物和事件也有着不同于传统认知的另一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也可以算是为我们打开了重新认识历史真实的一扇窗吧。 PS:还有一本讲述甲午战争题材的《清日战争》,同样是非常优秀的作品,顺路推荐。 PPS:对近现代史感兴趣的小伙伴,遇到茅海建、沈志华、杨奎松三位老师的作品可以不看评价直接下单,绝对不会令人失望,搭车推荐。 PPPS:阅读中国近现代史有时会让人感到压抑,友情推荐一本放松身心的暖心大作–《孤独的人都要吃饱》。轻松的笔触下包裹着一颗热爱世界的心,读来让人感觉分外温暖。唯一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半夜读的这本书,可能会为无法找到解馋的东西而被折磨得难以入眠… 这次真写完了… 《慈禧全传》-高阳推荐人:everlost 国际经济学士与硕士,国际关系双学士,商业银行工作。 近半个世纪前的华语通俗文学界,有道是“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高阳先生本姓许,出身钱塘世家,笔触写到有清一代的风土人情,毫发毕现,跃然纸上。同光年间,晚清没落,国力衰败,其外有强敌,内有流寇的形势,居然也涌现翁李曾左胡盛等文武商各界大老的一代治平乱世之景。作为中国政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慈禧的生平,绝不能简单地以“祸国殃民”一言蔽之,而叙史,尤其叙传奇史,必得高阳先生这般遍修典籍又通晓市井,饱习考据而又洞察俗情之人方能做到推陈出新却不显标新立异。高阳最为动人之处,就在于那些振聋发聩的名字,那些惊天动地的人物,于他的笔下竟是有血有肉,平易近人,如邻家叔爷一般亲和真切。 高阳的历史哲学观亦发人深省。他认为,慈禧的得势,纯因文宗的猜忌导致恭王未列顾命大臣,而必须以垂帘为代价换得叔嫂联手,是历史巧合而非时势必然。如他在《全传·序:清文宗与恭亲王》所说:清文宗与恭亲王的手足参商,不过便宜了慈禧一个人而已。 当然,作为业余读者,需要注意的是高阳写史,野史与正史同样精彩有趣,竟致难以分辨。诸君可以我小时候一直误以为乾隆亲娘真叫李金桂为戒,如决定做脑残粉则无妨,若为年轻史学生,便千万提防行文陷阱。 《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B·格林推荐人:刺幻者 物理本科,quit美帝PHD,硕士毕业回国转行干金融,现就职信托公司放各种高中低利贷。 繁忙的工作和世俗的生活已经把我们的思想填满,你是否想找回一点点对世界的好奇和心灵的宁静?《三体》和《星际穿越》令人拍案叫绝,你是否想再次体验这种颠覆宇宙观的快感?任何一个肯定的答案都可以将你引向《隐藏的现实:平行宇宙是什么》。 这本科普书籍的想象力远远超越了科幻小说和电影。作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9种类型的多重宇宙模型,展现了很多奇妙的可能性,例如在无穷个宇宙里会有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宇宙,我们所见的宇宙和我们日常的生活也许只是另一个真实物理过程的全息投影,宇宙可能会周而复始地把诞生和消亡的故事循环。《三体》、《骇客帝国》、《明日边缘》等作品都能找到这些模型的影子,但尺度都不及本书。 书中时常会冒出弦论、量子理力学等等物理理论,但没有专业背景的读者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作者惊人地把众多深奥晦涩的数学和物理问题形象化,做出了无数鲜活生动的比喻,让人不仅能轻松直观地理解内容,还能享受多重宇宙美妙的意境。 《时间回旋》-罗伯特·查尔斯·威尔森推荐人:琦子 本科经济double心理,然后出国心理PHD肄业,换统计master,辅修计算科学……现在从事互联网工作。 十月的一个夜晚,地球悄悄被一张时间透析膜包裹起来,地球上的每1秒钟,宇宙中便过去了三年,未知的智能生物为保护人类屏蔽掉了疯狂的星空与放肆的射线。人类像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在黑暗而陈旧的时间薄膜里面,对抗着惊慌、暴力、无知与即将与地球同毁灭的命运…… 这本书里有绝望,也有爱的寓言,在个人与宇宙命运将终结时,跨星球、种族、阶级与观念的不同个体相互误解隔绝而又相互信任守望。这本书里有宗教,也有科学,更有伪装成科学与理智的信仰,与像信仰一般矢志不渝的对真理的探求。我们曾经用盲目的纱布遮住双眼情愿委于尘土,也有熠熠生辉的智慧为寻求人类的出路自我牺牲,意义就像风中摇摆的一点烛火,被随时随地涌来的怀疑与绝望吞噬,也用坚持为周围带来温暖与光亮。 这是一本最好的软科幻,也是一本无法挑剔的硬科幻。卓绝的想像力,与坚实的设定为我们拉开了一幕华丽的宇宙大戏,让所有智能生物内心与境遇上的困境在小小的一部书中碰撞,而答案需要每个人各取所需。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