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推荐书小编也推荐过张瑞敏的书单,今天推荐书小编再为书友们推荐张瑞敏推荐和评价过的五本书。喜爱张瑞敏的书友们,要认真地品味哦!如果想看推荐书小编之前推荐过关于张瑞敏的书单,请在本文最下方看相关文章,有相关链接哦! 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张瑞敏爱读书是出了名的,基本上以每周两本的速度读书。他偏爱经济、管理、科技前沿和历史类图书。他的阅读习惯是,先粗览一遍,然后挑选有兴趣的章节进行细读。以下,是张瑞敏在不同场合提到的,对他启发较大并且值得推荐的5本书。其解读文字均来自当时的录音整理,让大家一睹为快! 1、《反脆弱》副标题: 学习从无序和不确定中获利 作者: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 【张瑞敏解读】:塔勒布原来有一本书很出名,叫《黑天鹅》,现在有一本新书叫《反脆弱》。他说所有的脆弱和反脆弱的区别,就是脆弱性都是不喜欢变革,不喜欢变化,不喜欢随机性,不喜欢波动,而喜欢安逸。所以他说所有复杂的、精密的机制都是脆弱的。那好了,所有科层制的企业都是脆弱的,因为你里头弄的太精密了,完全没有考虑到外界的变化,当外界有变化的时候,肯定有的时候就会死无葬身之地。柯达当时快不行的时候,外界媒体就有一个评价,说它是”活着的死人”,虽然现在没死,但是已经不行了。所谓的反脆弱,就是不是脆弱性的就一定是喜欢变革的、拥抱变革的,所有的反脆弱能够发展起来,都是在混乱中成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去面对市场,表面上看是没有人管,没有领导,好像是混乱的,但是它是最能够抵御外部变化的。 这本书有一句话对我来讲印象最深刻: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你不喜欢变化,你是活着,也就相当于死了。当然我说的这个不是生理意义上,一个人退了休了,喜欢安逸的生活,每天非常安静,他是物理上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你是一个创业者的话,你不喜欢变化,你活着就等于死。所以我们通过管理无领导来说明的,每个人都要自主的去创业,否则的话你就没有生存的地位。 (来自张在2013年12月26日海尔创业29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2、《轻足迹管理》作者:常博逸(Charles-Edouard Bouée) 中文版即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张瑞敏解读】:《轻足迹管理》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出的书。轻足迹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陆军学院首先提出来的,就是要形成一个轻足迹的组织。轻足迹的组织特点是什么呢?它一定是模块化,轻足迹的组织是由很多模块组成的,但是这些模块又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它是跨领域的,不是说一个模块就管着这些事,它要跨到很多领域。第二个特点,它是高度自治,也就是它有很大的自主权、决策权。这个我觉得是不是美国的军队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不是说把三军分得很开,而是可以由信息化系统集成到一起,统一为了一个军事目标去负责,这个可以在战场当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既不乱打仗又可以作出准确的决策。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我们现在推进的像利共体、模块化,这些都是符合轻足迹概念的。(好书推荐尽在:www.tuijianshu.net) (来自张在2013年12月26日海尔创业29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3、《当下的冲击》副标题: 当数字化时代来临,一切突然发生 作者: [美]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孙浩 赵晖 【内容简介】:“如果说20世纪末的一大特征可被归结为‘未来主义’,那么21世纪的特征就该被定义为‘当下主义’。”信息过载和碎片化的“当下的冲击”正在吞噬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焦虑万分。微博、微信、电子邮件把我们的时空压缩到了网络中,我们在逐渐失去感知传统叙事的能力。 屡获殊荣的社会理论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解释道,这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时刻,不过我们似乎来不及活在当下。相反的,我们仿佛僵住了一样,在一种永远在线、现场的现实中手足无措,而我们人类的身体或思维都不可能真的寄存于这种现实之中。这种挫败,也给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重大影响——这就是当下的冲击。 无论作为个人还是群体,我们都有选择的机会。我们既可以在信息的狂轰滥炸下奋力前行,进行一场永不停止的追逐游戏。抑或我们可以选择活在当下:更多地进行眼神交流,而非互发短信;注重质量而非速度;欣然接受人类与生俱来的怪癖,而不是试图用数字化的完美性取而代之。拉什科夫为所有想要超越虚假当下的人带来了希望。 《当下的冲击》一书将最大程度地刺激你的大脑神经,它告诉我们,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意义堪比工业革命的重大转变,企业只有洞悉大趋势,随势而变,才能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赢家;个人只有正视当下的冲击,才能在数字化浪潮里游刃有余。 (来自张瑞敏2013年10月份和访问海尔的媒体午餐时提及) 4、《体验经济》作者: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 翻译:毕崇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张瑞敏解读】:海尔要做到供应链无尺度。从企业为中心变成用户为中心,可以以美国人派恩和吉尔摩的《体验经济》来说明一下。派恩还写了一本书很有名,叫《湿经济》。体验经济其实就是说现在进到体验经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第一个阶段就是农业经济,可能几千年了,而且中国可能农业经济在全世界最厉害。第二个阶段就是工业经济,可能二百年,那是英国发起的。第三个阶段就是服务经济,服务经济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没有赶上工业经济,也没有赶上服务经济,为什么呢?因为服务经济的前提是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现在进化到的是体验经济,体验经济是什么呢?他里头有句话说得很清楚,体验营造的目的不是要娱乐顾客,而是要吸引顾客参与。娱乐顾客是什么意思呢?说通俗一点就是忽悠,促销就是娱乐,你所有做的那些事,打价格战,那都是娱乐顾客。但是体验经济营造的目的不是娱乐顾客,而是叫顾客参与。说白了,体验经济就是顾客参与的经济,没有顾客参与的不叫经济,我说的是全流程的参与。 后面还有句话说得挺好,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但是体验经济是令人难忘的。其实这个很有意思,换个话说,如果是同样的商品、同样的服务,但是有的有体验,有的没体验,有体验的就一定有用户,没体验的就一定没用户。虽然大家的产品一样,就像他说的,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有体验的一定会有市场,一定会有交互用户,但是没有体验的一定什么都没有。 (来自张在2013年12月26日海尔创业29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5、《规模与范围》作者: 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引野隆志(协助) 翻译:张逸人 等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内容简介】:在这本书里,钱德勒从美、英、德三个主要工业强国各选取2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考察它们从1870年到1990年的动态发展。 他证明,是工商企业——通过其组织能力的发展——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这个主题一反主流经济学的观点,后者把产出的增长源泉处理成生产要素或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对钱德勒来说,使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是物质资本投资率,也不只是政府、企业家个人品质或文化,而是支撑了“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发展的专业管理和组织体系的发展。他所阐明的正是主流经济学的盲区: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组成部分,而对生产、分配和销售中的管理系统和结构的投资是总资本形成的组成部分。 (来自张瑞敏和访问海尔的万科集团郁亮一行交流时提及) |
1、如非特殊说明,本站对提供的源码不拥有任何权利,其版权归原著者拥有。
2、本网站所有源码和软件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123456@qq.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