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2014年3月光明书榜

中国黑防联盟 小说推荐 2024-09-02 04:07:55 0

2014年3月光明书榜

光明日报 2014年03月05日发布了2014年的3月的光明书榜,以下是好书推荐整理的2014年3月光明书榜的上榜作品.

《智慧政府:大数据治国时代的来临》

徐继华等著 中信出版社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海量的数据状态及其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一个影响整个国家和社会运行的基础性社会制度。它是治理交通拥堵、雾霾、看病难、食品安全等“城市病”的利器,更将为政府打开了解社情民意的政策窗口,打造平台的政府、服务导向的政府、开放的政府,即智慧政府。本书更在论述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的相关经验的同时,介绍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做法,更引入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实践,使本书更具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

《两个故宫的离合》

【日】野岛刚著 张惠君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揭秘清末文物如何大量流出国境、蒋介石战败逃亡之时为何以当时万分珍贵的军船搬运文物,这些文物在**经历了怎样的仓库阶段,后来又在怎样的国际情形下开建台北故宫博物院,民进党的”去中国化”阴谋对台北故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今故宫博物院又如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纽带,并顺带描述了近年海外华人回购文物的动态。大视角包括了历代政治斗争的各方动机、小视角则详细到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访谈,既是一部丰富的近代文物历史资料,也是一部完整的隐藏在故宫文物背后的中华民族…

《中国生存启示录》

梁晓声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文明的代价:回归繁荣之路》

【美】杰弗里·萨克斯著 钟振明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呼吁道德归位,献策复苏经济,这现在几乎成了全球的共同问题。本书认为,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深处,是一场道德危机。在美国的政治和经济精英阶层中,公民美德正在衰退。如果富裕和权力阶层不能对社会其他人或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做到尊敬、公平和诚实,那么一个仅由资本市场、法律和选举组成的社会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社会,但在全民公德方面却依然存在缺失,如果无法重建这些社会道德责任感,那么所谓有意义和持久的经济复苏将不复存在。

《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

冯学荣著 金城出版社

关于抗日战争前日本对中国步步紧逼的历史,一般较少涉及。本书利用大量中、日两国的珍贵史料,分析了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40余年间,中日战争的起因,期间发生的各次战事,以及各种政治上的变化。

《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

【美】奥利弗·斯通彼得·库兹尼克著 潘丽君等译 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本书基于最新解密文件,以犀利的笔触,对“一战”至今17 位美国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进行深度解读,揭开美国本性中最阴暗的一面。美国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躁动百年的帝国又将何去何从?本书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朱涛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本书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那段历史远没有结束:政治任意化导致的建筑任意化,仍然主导着今天中国的空间图景。

《西方文明的基因》

【加拿大】梁鹤年著 三联书店

可以想象一幅今天的地图,西端是美国,东端是俄罗斯。追求个人自由的强度西高东低的倾斜;追求人人平等的强度东高西低的倾斜;交叉点在英、法之间。过去百年来,西风逐渐压倒东风,自由压倒平等。东西之别可以通过追溯文化基因如何结合了时代心态、民族性格和历史背景与契机去解释。”西方人对天地、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决定了西方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这些“为什么”,就是支配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也就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贾大山小说精选集》

贾大山著 作家出版社

此书收录了英年早逝的作家贾大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取经》《花市》、《梦庄纪事》等一批短篇佳作。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意在发掘人性的共通之处,关注底层小人物的笑与泪,歌与哭,在现实主义文学层面的积极探索,使得贾大山在同类作家中独树一帜。

《一座山,两个人》

严风华著 漓江出版社

梭罗说过:“在这个充满闲言碎语的社会,我们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安静一下呢?”这本书,仿佛一剂心灵良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让浮躁的人安静下来,找到自己那份平和的心灵世界。此书可号称“中国版的《瓦尔登湖》”。

这是一本讲述作者与一位山中老者交往、居住的长篇散文集。在中越边境地广西凭祥市一个偏僻的山林里,一位孤寡老人常年独居山中,种果养鸡为生。作者偶然相识,便在山中盖一简陋小屋,与之为邻。九年间,作者坚持每个月到山中闲居几日,读书,思考,作心灵的栖息。在山中居住的日子,作者抛却闹市的繁华、喧嚣,在山中过着对物质要求最简单的生活。仿佛艰苦,日子却很悠闲,作者自得其乐。在这种慢生活的日子里,作者却重新体会了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在静谧中重新对人性、人生进行思考,感悟许多哲理。该作品曾获广西第六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