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防联盟

选调生王小菊:服务无小事 点滴践初心

中国黑防联盟 今日新鲜事 2025-02-21 21:16:27 0 0

2022年10月,在组织的安排下,我怀揣对驻村工作的期待,来到山西省桐笋村踏上了属于我的乡村振兴“战场”。回首这半年时光,在这里的每一刻都是精彩的,也是难忘的。

刚到桐笋村,我就接了退休老干部的网格,包下院组和云上组,两个组的工作一下子放在了我肩上,我内心有些忐忑,怕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怕网格工作做不好,甚至怕和群众聊不到一块去。但第一次到组上开群众会的时候,心中的恐惧冰消瓦解。

“这是咱们组的网格员,是街道办的干部,年龄比较小,你们叫她小王或小菊就行了。”张主任这样介绍我。一个老伯说:“咦,看来我们是一家人嘞,我们组大部分姓王,我们年纪大了,是老王,你是小王,都是王家人,我们会支持你的,放心!”那一瞬,我被老伯的一个“放心”暖到了,那天的群众会开得很顺利。大家没有因为我年龄小而看低我,反而相信我、鼓励我,这给我莫大的底气。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要更加努力,才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王小菊(右)走访群众

练好群众工作“基本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深知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更好应对驻村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形势。

为尽快摸清楚网格情况,一上班,我就拉着文书老伯或资料员胡姐到组上走访,每家都走访了两遍以上,很快就熟悉了每户位置,网格内的群众也都熟悉了我。在没有走访期间,我就查看花名册,研究脱贫户、监测户的一户一档,掌握每户学生的就读信息、家庭的就业情况、电话正确率等等。现在,我对网格已做到全面了解。

“小菊,你要跟着胡姐和村‘两委’的长辈们多学习,遇到不会的事不要慌,多问多看,这样你才能快速成长,”我到村后开的第一次工作部署会上,队长对我说。有了队长的指点,在此后的工作中,不论大事小事,我都主动跟着跑,认真听、认真学,从队长协调土地到书记牵头谋划产业,从村“两委”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到入户走访,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学会了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听群众疾苦,参与办理了一件件实事,群众工作“基本功”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化身群众之间“润滑剂”

“小王,上院组的罗叔家牛吃了我家好多玉米,你们快来看一下”,电话那头的王伯声音急切地恳请道。接到电话后,我立刻邀请村里张主任和上院组网格员潘书记赶到地里,先将双方情绪稳定下来后,进一步了解事情原委,对玉米损失做了评估,在征询双方赔偿方案的基础上,成功化解两家矛盾。罗叔家赔偿王伯家20斤肥料,两家言归于好。

一到村,我发现最频繁的事情就是调解矛盾纠纷,不是两口子闹矛盾、就是这家占那家地,不是那家挖了这家田坎就是这家牛吃了那家玉米……刚开始,我对化解矛盾纠纷无从下手,一听到网格内有人闹矛盾就感到头痛,生怕小矛盾引发大危害。但这是极为重要的工作,也是作为驻村干部、网格员的“必修课”。于是,但凡其他网格有人处理矛盾纠纷,我便跟着去,听大家怎么开场、怎么调和氛围。现在,面对矛盾纠纷我也有了解决的办法,只要网格内有情况,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村民之间偶尔的小吵小闹,我就充当“润滑剂”从中调和,增进和谐。

当好群众身边“服务员”

驻村工作接触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解决好小事,服务好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应有之责。

“小王,我的务工证明明天才能开到,开好后我再发给你,现在我先把我家人的资料照片发给你,麻烦你了。”“叔叔,不用客气,你还有不懂的随时问我。”这是我给网格内外出务工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宣传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后,与一个叔叔在申请补贴时的对话。今年,全村有7个一次性交通补助的名额,我的网格就申请了6个人。虽是一桩小事,但办成后内心极有成就感。

从发放“健康包”到养老保险认证,从油菜补贴核实到一次性交通补助申请,都是一些小事、平常事,但我知道只有把这些小事办好,才能把事情办到群众的心坎上。现在,大家在接触中更加认可了我,把我当成了一家人,没事也会打电话找我唠唠嗑。

一眨眼,到村任职已过半年,村里家家户户、田坎地头都有我的足迹,我越发感受到村民的淳朴、村寨的美丽和驻村的意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在驻村路上践初心。

1